李楚仪抱住蔺时远的胳膊,“好啊!我们一起去钓漂亮的小红鲤鱼!”
蔺时远说好。
鱼水桥很快便近了,远远望过去是很大的一座石桥。船家将小船靠岸,蔺时远先下了船,然後把李楚仪直接抱下来。
这会儿已经过了晚膳时间,街道的人多了,桥上的人也多。
益城虽然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事,但战事过後,老百姓的日子该过还得继续过。桥上有很多卖东西的摊位,但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吃食,并没有什麽娱乐消遣。
李楚仪稍微有一点失望,因为她现在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吃的东西……
两个人在鱼水桥上逛了会儿就走到了桥头,因为不饿,李楚仪什麽都没买。但其实也无所谓,因为李楚仪原本也不是为了买东西才出来,她只是因为吃撑了出来走走消食。
这时天空朦朦胧胧飘起了小雨,蔺时远从桥边的店铺里买了把伞撑开举过两个人的头顶。
李楚仪鼓了鼓脸颊,“南方真是爱下雨。”
蔺时远不置可否。
天边漂浮的流云之上依然有浅淡的月色,只是月色被雨雾稀释,变得非常朦胧。
蔺时远问李楚仪:“还逛吗?”
李楚仪摇头,“路不好走,不逛了。”
蔺时远又道:“那我们还是坐船回去。”
李楚仪说好。
两个人依旧是包船,一锭银子,不准再坐别的客人。小船从鱼水桥往太守府的方向走,但这条河并不流经太守府附近,只到了西街就会拐弯,而太守府在东边。
蔺时远和李楚仪在西街下了船,然後继续撑着伞步行往东边走。
雨不大,却很缠绵。李楚仪伸出手去接那绵绵细雨,雨水打湿了她的手心,又从指缝中悄悄流走。
蔺时远问她:“冷不冷?”
李楚仪摇头。
蔺时远又道:“回府之後喝两碗姜汤。”
李楚仪把接雨水的手收回来,声音软软甜甜,“好呀,那我们一起喝。”
蔺时远浅浅弯了下嘴角,然後撑着伞继续跟李楚仪往太守府的方向走去。
这之後的第三天,京城那边传来消息,是王彻写给蔺时远的密信,段将军在邵洋那边击退了西月族,正准备班师回京。
蔺时远看完密信之後便安排了镇南侯与赵岩以及程君丶陈泽继续留守,而他自己则带着李楚仪以及五千骑兵准备啓程回京。
蔺时远与段将军就跟约好了一样,同时离京,又差不多时间同时回京。两个人心照不宣,其实都是忌惮手握兵权的彼此单独留在京城。
李楚仪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只好奇问蔺时远,“殿下,我们这次才出征不久,为什麽要这麽匆忙回京?”
蔺时远当然不会跟李楚仪说那些见不得光的朝堂之争,只不答反问:“怎麽?你不想回京?”
李楚仪说:“有一点。”
蔺时远蹙眉问:“为什麽?”
李楚仪抱着蔺时远的胳膊超小声,“回京後又要有很多约束,我不太喜欢。”
蔺时远没法改变京城里面那些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刚想安慰几句,李楚仪却又自己想开了,“不过,王府里面每顿饭可以吃六十八道菜,夏天有冰,冬天有地龙,还可以在後厨里面研究美食,好像也还不错!”
蔺时远:“……”
因为这趟回京并没有什麽要紧事,所以蔺时远没走官道,而是带着李楚仪游山玩水,慢悠悠地往京城的方向走。
他们途径郊外就搭起帐篷过夜,虽然已是深秋,但南方比北方冷的晚,温度还算适宜。
李楚仪每天都很开心,白天游玩采了花,晚上就在帐篷里鼓捣插花。
但蔺时远就没这麽闲了,他天生卷王,即便是游山玩水,每天晚上也会看看书,或者去议事的帐篷跟手下的将领开开会,总结总结年终报告啥的。
一路顺风,临近京城时,蔺时远也从骑马改坐马车,倒不是累了,只不过就是想陪陪他的小王妃。
蔺时远坐在马车里的软榻上问李楚仪,“回京後差不多就要过年了,有没有想要的?”
李楚仪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