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黄粱一梦出自哪里? > 第4章 得见至圣 先师出山(第1页)

第4章 得见至圣 先师出山(第1页)

上回说到,宋襄公与司徒博彦相见于王宫,商议举贤良,结宗亲,任事而图强。司徒博彦举荐宋之后裔孔仲尼和墨翟,以外乡来客假籍,纳而用之。襄公告知合众卿商议而后答复。

数日之间,无有消息传来,只听宫内人说公子目夷、公孙固、公子荡、公子鳞轮番入宫,商谈良久,间或争执不休,脸浮愠色,间或把酒言欢,心生欢喜。待离去时,步履匆匆,或有忧色,或有喜色,不一而足。

待得日,宋襄公与司徒博彦复相见,面露喜色曰:“仙师,侥天之幸,几家公子已大致谈齐,具体事宜,待人入宋再议。仙师可前往相邀,朕必扫榻相迎。”

“如此甚好,公且少待,这几日博彦亦有准备诸多事宜,待得功成,必见于公。”

辞别襄公,返回偏殿,屏蔽旁人,司徒博彦言于黄老:“黄老受累,公元前年,商丘城外。”

黑洞浮现,徐徐扩张,状若拱门,抬步向前,转瞬间,博彦消失不见。

恍惚间,画面稳定,眩晕稍停,稳定心神,左右观之,所站立处距城门佰尺,离大道约十步开外。城门大开,黎庶往来,声嘈杂而行凌乱。不及细想,逆旅而行,寻人去也。

行不多时,树林耸立,身形隐约,众人蹈之,声随影至,入得耳中。急趋而至,司徒博彦,立于人群外,静而观之。

只见圈中之人,身长九尺有六寸,头着蓝色巾帻,身穿蓝领大袖袍,内着白色中单,大耳露轮,眉须舒展,神态温和,目光环视,或有往来问答。应是习礼已毕,正讲学当中。

侯半晌,待众人歇息,司徒博彦上得前来,行天揖礼:“见过夫子。”

夫子目视而笑:“后生前未有见,何人也?”

司徒博彦起身,回手站立,答曰:“小子司徒博彦,宋国人士,居商丘城内,前几日外出,今日得回,闻夫子于此习礼讲学,特慕名而来。”

夫子笑而未言,旁人见而异之,上前问道:“汝貌止七八岁,欲学何事?”

博彦行时揖礼,对曰:“小子欲学吉礼。”

话落无声,众皆哑然,须臾私语起,接耳交头。(当时春秋,男子及冠,方有学礼之事,以司徒博彦七八岁年纪,尚未开学。故众人有异。)

夫子亦怔,继而笑道:“如此甚好”。

司徒博彦见夫子不应,知有差池,不再他言,急声说道:“夫子恕罪,大夫桓魋,不满夫子已久,今欲起兵戈,不利夫子。事急,小子特来告知。”

众人哗然,喧沸吵闹,夫子神色如常,默默有思,随即召唤众弟子近前,商议未来行止。

司徒博彦退立一旁,无声观望夫子,思忖如何说服夫子相助襄公。夫子年应六十整,鲁昭公薨而新君不得用,开始周游列国,今至于宋,不得,然后继之,终无功而返,重反鲁国,修儒家经典,最后拾余年,再未得登朝堂。

过得一会,众人议定,收拾行装,打算前去郑国。孔子走近,和司徒博彦说道:“今日之情,依公子神情举止,恐非吾能报之。公子年岁虽小,然峥嵘已显,惟愿公子平生遂愿。”

司徒博彦答道:“夫子事忙,不敢延误,然小子有情上禀,可否烦请夫子移步。”

孔子未再有言,步至一旁,等待司徒博彦开口。

司徒博彦行揖礼:“敢问夫子,此次到达宋国,可曾祭拜先祖?”

孔子默然,摇头不语。

司徒博彦再问道:“敢问夫子,九世之仇,犹可报乎?”

孔子神色有异,并不语话,视司徒博彦而待其言。

司徒博彦复闻道:“敢问夫子,人之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夫子以为如何?”

孔子凝视司徒博彦,良久才说道:“吾生平不语怪力乱神,小子为鬼乎?吾寿将终乎?”

司徒博彦拜到:“惊扰夫子,实属不该。小可出自异世,乃宋国襄公时人。不知泓水之战,襄公之仁,夫子何解?”

孔子不再看司徒博彦,摇头不语。

司徒博彦接道:“小可自异世来,延请夫子,教襄公,敬仁礼,正视听,名实符。”

孔子终回道:“吾虽耳顺,然身体康健,神思无恙,且事业未竟,不愿骤离。”

司徒博彦道:“夫子过虑也,异世之人,不碍此间运行,小子有术法,可复刻夫子魂魄,带夫子遨游异世而不碍本身,藉此夫子仿若二世而活,何不美哉?”

“不害本身?异世魂魄可反?”孔子疑问道。

“不害,不可反,再无瓜葛。然小子方才三问,或可立验之。”

“容吾思之”,言毕,孔子身返,召众弟子启程。

司徒博彦立原地,目送夫子远行。

“黄老受累,公元前年,郑国城外。”

司徒博彦再见孔子,不应,与弟子散。

“黄老受累,公元前年,陈蔡野外。”

其年,孔子适楚,困陈蔡柒日夜,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历三次,博彦三见孔子。

时年,孔子六十有三,蔽衣素颜,而司徒博彦皂衣垂髫,竟仍七岁模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