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舒翻开错题集,眼睛慢慢亮了起来。
从最初密密麻麻的红叉,到後来偶尔的失误,每一页都记录着他的成长。
“谢谢,”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会继续努力的。”
比赛前一周,陈教授给我们做了一次特别的辅导。
“记住,”他说,“比赛比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心态。相信你们的准备,相信你们的队友。”
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比赛那天清晨,我们在校门口集合。令人意外的是,我们的父母都来了。
“加油!”母亲轻轻拥抱我,“不管结果如何,你都是妈妈的骄傲。”
父亲站在一旁,递给我一个护身符:“这是你奶奶留下的,带着它。”
昭光的父母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份早餐,蓝若初的父母则送来了幸运手链。就连江云舒的奶奶也特意从老家打来电话加油。
坐在前往考场的车上,我们互相检查着考试用品,最後一次核对重点公式。
“紧张吗?”昭光小声问我。
我点点头,又摇摇头:“有你们在,不怕。”
考场设在省重点中学的体育馆里。走进考场时,我们互相击掌,就像每次模拟考试前做的那样。
三个小时的笔试转瞬即逝。交卷时,我看见昭光对我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下午的面试环节,我们抽到了同一个小组。
面对考官的提问,我们默契配合,互相补充,把团队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
“很好。”面试结束时,一位考官微笑着说,“你们让我看到了合作的力量。”
比赛结束後的等待格外漫长。
我们坐在返校的车上,谁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
一周後,结果公布了。我们学校获得了团体二等奖,我个人夺得了一等奖,昭光和江云舒获得了三等奖,林淮叶得到了优秀奖。
站在领奖台上,看着台下鼓掌的老师和同学们,我突然想起这三十天来的点点滴滴,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那些激烈争论的时刻,那些相互鼓励的瞬间。
“恭喜。”昭光在领奖台上悄悄对我说,“我们做到了。”
是啊,我们做到了。不仅赢得了荣誉,更赢得了成长。
颁奖仪式结束後,我们五个人来到学校的天台。初夏的晚风拂面,远处城市的灯火如星河般璀璨。
“为我们的小队干杯!”蓝若初举起果汁。
“为友谊干杯!”昭光接着说。
“为未来干杯!”我们齐声说道。
玻璃杯相碰的声音清脆悦耳,就像青春最动听的音符。
站在天台边缘,望着脚下熟悉的校园,我突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结束,更是新旅程的开始。
在即将到来的高二生活中,我们还将面临更多挑战,做出更多选择。
但无论如何,我知道,这些人都将在我身边。就像光和影,永远相随;就像盛夏的阳光,永远炽热。
而这个夏天,注定会因为我们的奋斗和友谊,成为记忆中最明亮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