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高卓是个当之无愧的佞臣,
他结党营私丶打压异己,为博君心不惜构陷忠良,他从不避讳,甚至会主动为门下的官员谋求生路,将官场规则玩弄于股掌之间。
可他奉行的是刻在潜意识中的,“君为天,臣为地,”
他始终摆出的,都是以“为陛下分忧”的姿态,
楚临川在位时,左高卓从未违背过他的意愿,即使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他所有的谋算都没过超过楚家,超过皇帝。
甚至依靠皇帝。
若说的通俗一点便是,他不敢,
在他的意识中,皇权相当于神权,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加靠近它,得到它的认可和承认。
所以当时裴寂也推出了她登上皇位时,左高卓并没有反对,
只是因为她姓楚,而这个江山也姓楚。
他不在乎皇位上是谁,他在乎的是,这个江山是皇帝依靠他,而所成就的江山。
所以左高卓势必与裴寂也势不两立,龙争虎斗。
不光是因为裴寂也他权利相争,更是因为,裴寂也动摇了楚家的江山,动摇了有着他一辈子打造而成的江山。
如果这个江山不姓楚了,史书重新翻篇,那麽他所做的一切都将被抹杀,
裴寂也容不下他,他也容不下一个推翻皇帝的逆贼。
裴寂也不在的这两年,她确实是被左高卓架空了,但她很早就发现一件有趣的事,
左高卓很在乎,在乎他所有的决定和政策,她这个‘皇帝’认不认同,
就像是自欺欺人,明明已经由他主宰朝堂,可左高卓看向她时,在她畏缩怯懦时,总摆出了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态度。
以一个了教导者,帮扶者的姿态,细致地雕琢她,让她成为一个他满意的皇帝。
他在扮演一个忠臣,自诩一个,挡在因年幼无知而怯懦的皇帝身前的孤臣。
他们之中,只有左高卓是将“皇权至上”刻进了骨子里,
所以,他不敢逾越这道阶级的鸿沟,君尊臣卑,
甚至用他自己的方式,为皇权筑起一道看似肮脏丶却异常坚固的屏障。
他或许会被历史冠以“忠臣”之名,如果,没有要报仇的她,和欲俯视寰宇的裴寂也,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君主皇权最坚定的信徒与守护者。
你要说爱,没有人比左高卓更爱这个江山。
所以,玉璧这件事不见得是左高卓搞出来的,可後续的处理也不能交给左高卓。
相比于谢既明刨根问底,在乎一个孰是孰非,左高卓还有本能的自私和贪婪,他一定会在两会外交上,用玉璧做满文章。
达到一个对他来说最有益的结果。
而这个结果相对于梁国的损失来看,一定要多得多,至少是多于他。
至于裴寂也,他既然最开始就把叶听白送给了她,说明这个老狐狸不想管这个烂摊子,也不想惹一身骚,
他不想,那楚知默就偏要他来。
相比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把持了大半朝野的左高卓,裴寂也优于他们的地方便是手握兵权,
大晋不会试图和他将道理,如果他们不想真成为裴寂也最後一锤定音的‘过错一方’的话,无论最後什麽定论,他们都会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谢知非,你还年轻,有很多事并不是你想不承认就不存在的,你确实没法和裴寂也相比。”
不光是年纪和手段,更有阅历和地位。
裴寂也的每一步都是他自己拼出来的,杀出来的,所以对他对上的人会下意识先掂量一下自己,看看有没有能和他对上的资本,
比如,永远不会和他鱼死网破的左高卓,只能迂回折服的她,即使屈辱却也只能俯首称臣的阙毗伽,
还有野心勃勃虎视眈眈的曹见贤。
当时裴寂也把昭武军打发到嘉南关,未必没有想到今日的朝会,会闹到两国如此尴尬的地步,而提前做一步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