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风捉影
了缘说宣明帝死後,道士和武僧彻底淡出了世人的视线?
恐怕是被人藏起来了吧?
那麽多的亲卫剃发为僧居然没有引起一丝波澜,就这麽藏在大兴善寺里为非作歹?
是不是太把人当傻子了。
礼部没有记录,难道兵部也没有吗?
那麽大一批亲卫去了大兴善寺後一去不复返,兵部没有一点记录吗?
她不信。
即使被销毁了,若真有心去查,不可能没有一点端倪,
如若信安王真的将京城都翻了一遍,礼部不可能没有被查。
既然他是当时先皇最大的竞争者,想来势力同样不小,他不可能查了一通,什麽都没查到。
想来很大的可能,是这帮人本就是宣明帝刻意安排在大兴善寺,帮他暗中处理一些事。
或许,类似于影三他们,是暗卫。
虽然当年那个漏洞百出的故事早已不能考究,也是情有可原。
但那晚了缘与她看似推心置腹,但从头捋一遍就能知道,他告诉她的都是一些不痛不痒,没什麽有用的消息。
而且,楚知默当时就听出了了缘在避重就轻。
他很刻意地模糊了裴寂也。
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过他一下,甚至她提起过一次有关摄政王的刺杀,仅仅用了‘不知道’三个字就把她打发了,
紧接着话题就被转移走了。
从头到尾,了缘试图向她灌输一种想法,
他与丞相狼狈为奸,但迫于丞相贪婪,苦不堪言试图寻找新的出路,
所以,找上了她。
想到这儿,楚知默眼底闪过一丝嘲弄,
了缘所说的话没有一句落实,每一句都没有给她一个结果,只告诉了她过程,
所有的结论都是楚知默自己推断出来的。
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
他的确没说谎,因为他根本什麽都没说。
只是将一些事情叙述了一遍或是一半。
但这也是他最大的问题,
可能了缘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犯了裴寂也他们一样的错,
下意识轻视她,糊弄她,
认为她真的蠢到会信他的空口白牙,任他们摆布。
那麽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太常少卿每月的百两白银。
如果背後之人是丞相,那麽以他们这麽长时间的合作,就算丞相有吞并武僧的心思,
恐怕他们早就是他的私兵了,
难道左高卓已经痴傻到白白送银子养着一个他都拿不准的杀手组织?
他的钱难道都是大风刮来的不成?
三条人命,他分了三年,一点点算清。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搞笑?
密室里的账本,楚知默早就看过了,上面大头的来源就是左高卓,且是唯一一个固定的来源。
剩下的星星两两相比于丞相来说,还是不够看。
那麽了缘舍弃丞相,岂不是自寻死路?
他们哪来的自信,觉得没了丞相的供养,能够继续藏下去?
谢既明听了楚知默的分析,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眉头也跟着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