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手环住哥哥的脖子,一手颤抖着掏出手机拨打120。
接线员在那边冷静地说:“救护车马上派出,女士稍安勿躁。”
风掀起东面那扇窗子的窗帘,时而扬,时而落,白光泄露进来,那只药瓶在光影中时隐时现。
手机从她手里掉落。
……
护士将输液针拔出她手背时,杨淑华就醒了。她记得自己过马路时头晕目眩站不住,扶不到任何东西,直直地栽倒了。
覃乔告诉她是低血糖。
不难怪了,因为要抽血,她从昨晚到现在一口都没吃。
“我什么东西都没带,现在回医院吗?”覃乔这一天被母亲吓了两次,先是病情,然后被告知被车撞,到这会儿那颗心脏才有回落。
淡蓝色的装修风格,装修简约却处处透出精致,米白素色皮质沙发、玻璃茶几上青花瓷花瓶里的插花。
“我不是在医院?”杨淑华垂眸,淡蓝色被子,上面印有医院名称[东昕私立医院]。
“陈嘉树路上遇到你晕倒把你送来的。”覃乔说这话时还往门口那堵墙看了眼,仿佛穿透墙面就能看到他。
她知道他还在。
“嘉树”杨淑华低低地念。
“是啊,他在外面,你要感谢他吗?”覃乔问她。
杨淑华自己摁着棉球,注视护士离开的背影,她的视线也就此停格在门口。
门口人来人往。
隔了半晌,杨淑华想坐起来,覃乔立即伸手来扶,等到杨淑华坐稳,她才收回双手。
“请他进来吧,该感谢他。”杨淑华淡淡地说。
走廊上,即使人声嚷嚷,杨淑华那句话仍清楚传进陈嘉树耳朵里,他扶着墙朝前走,刚好与出来的覃乔遇上。
覃乔疑惑:“你盲杖呢?”
“落在路上了,家里还有。”陈嘉树笑了笑。
覃乔攥住他的手臂:“我妈妈想感谢你。”
听着两人的对话,杨淑华左手撑下床面,让自己坐的更端庄,嘴角牵出得体温婉的笑容,看着进门的两人。
覃乔拉开凳子,请陈嘉树坐,自己则站在一旁。
“嘉树,多亏了你,谢谢。”
陈嘉树回以淡笑,目光轻落在杨淑华脸上:“阿姨,你没事就好。”
她唇角浅弯再对他微笑。
之后便没什么话了,毕竟下午在办公室里,杨淑华走前恳切地请求他不要再去找乔乔,而他回到办公桌前,背过身,抬高音量坚决地回了句:
“不可能!”
他等了六年,等到那个男人死了,现在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阻止他,即使曾经的‘母亲’也不可以。
他承认……确实有些过分了,应该再多点耐心。
“乔乔……我们回家吧。”
杨淑华声音不大,语调细软温柔——
作者有话说:骨裂是我增加的情节在二十四章,不影响主线剧情,可不看。
第28章
还没开始治疗,杨淑华今晚不想住院,覃乔拗不过她,只能麻烦陈嘉树办理出院,而她则开着杨淑华回家。
杨淑华陪孩子们看了会儿电视,感到疲惫了,回到自己房中,坐在床边上和家里大姐打了一通长途电话,她最近身体不对劲这事,大姐、三妹都知道,暂时还没跟哥哥说,他们都很为她担心。
算是报个平安吧,医生不是说有90%的治愈希望,杨淑华自己也查了,乳腺癌与其他癌症比起来算是轻症。
她们都想过来看她,大姐有高血压、三妹有关节炎常常腿疼,一千多公里路太过奔波,杨淑华让她们千万别来,等过年回去看他们。
挂断电话,杨淑华走到边柜前,拉开抽屉双手捏住相框边缘拿出这张三年前拍的二十多人的全家福。
她的侄女、侄子,挽着自己的配偶笑容多么甜蜜,哥哥、大姐、三妹脸上也是洋溢着幸福,儿女在侧,孙儿环绕膝下,这是多少父母的心愿。
一千多公里……乔乔准备回国前杨淑华与女儿促膝长谈过,她想回江市有亲人还有熟悉的环境,可乔乔却说她的起点在澜川,师长、朋友一切资源都在那里,此外一线和三线城市采访风格变化大……乔乔说了许多,有很多杨淑华都听不懂,但总而言之一句话,她深思熟虑的决定是回澜川。
杨淑华听见外面有脚步声停在门口,她将相框放回抽屉里,轻轻推上,转头时,门被叩了两声。
“进来吧。”杨淑华回到床前坐下。
门往里面开,覃乔走进来,乌黑微卷的锁骨发在灯下跳动光泽,清淡茉莉花香散在屋内,她刚洗过澡。
覃乔坐在床头柜旁边那张二人沙发上面,杨淑华盯了她几秒,走过来,沙发陷下去坐她身旁。
“乔乔,那个杜医生虽然样子差了点,但他和你一样博士毕业,才三十六岁已经是市一院神经内科的副主任,妈妈打听过了,杜医生之前之所以会离婚是因为前妻要出国发展,那帮小护士都说杜医生人品好。”
杨淑华又要老调重弹,覃乔握住杨淑华放在腿上的右手,揉捏她的指尖,偏脸问:“妈妈,以前不是你说单身女性在职场更有优势吗?”
两月前杨淑华一声招呼都不打将杜医生请到家里来,说是让他们好好认识认识,当时覃乔被惊着了,曾经那个在她离婚后鼓励她做独立女性的人,竟然主动帮她找男性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