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德福给了林白特权,允许他在里面自由挑选。
林白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杂乱的角落。
很快,他眼睛一亮:角落里躺着一个只剩半边塑料网罩的食堂用大型落地扇!
他毫不犹豫地把它拽了出来。
接着,目光锁定一根被腐蚀得表面坑坑洼洼、但主体还算结实的拖把棍。
然后是一堆堆在墙角的各色碎布头——材质、花色五花八门。
林白也不啰嗦,直接在仓库门口的水泥地上席地而坐。
他拿起那把挑选好的大号竹笤帚,开始手脚麻利地将那些碎布条一圈圈、密密实实地缠绕在竹枝上。
原本硬邦邦的扫帚头,迅膨胀成了一个蓬松柔软、花花绿绿的“大毛球”。
“成了!”林白掂量了一下改造后的花布扫帚,蓬松的布条增加了接触面积和吸附力,对付干燥落叶绝对好用。
接着,他拿起那半截风扇罩,用仓库里的老虎钳,咔嚓咔嚓几下,将罩子边缘那些多余弯曲的塑料和金属固定框小心地剪掉,只留下中心区域呈栅栏状的金属骨架。
他用抹布擦了擦上面的灰尘锈迹,露出金属本色。
然后,他用力将这改造好的“金属耙子”套在那根拖把棍的顶端,用铁丝紧紧缠绕固定——
一个专门对付湿漉漉、黏腻落叶的“刮地耙”诞生了!
“干湿兼备,这下齐活了!”林白满意地看了看自己的两件“法宝”。
他的目光又落在角落里的一根长竹竿和几块废弃的木板上。
灵光一闪,他快走过去拿起木板,将它们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的框架。
接着,他用铁丝将竹竿牢牢固定在三角形最长的那条底边上作为推杆。
为了增加底边的耐磨性和密封性,他又找到一截废弃的黑色自行车内胎,裁剪后套在了这条木边上。
最后,他拿起一个大号的编织袋,剪开摊平,像包饺子一样将整个三角形框架严密地包裹缠绕起来,再用铁丝固定好边缘缝隙。
一个简易、轻便,却能轻松将堆积的落叶推走集中处理的“推叶板”也完成了!
林白动作快得惊人,思路清晰,手法精准。
一旁的李德福从一开始的饶有兴致,渐渐看得目瞪口呆,最后只剩下一脸的叹服:“哎呀呀!小林呐!怪不得连里都传疯了,说你那个武装械分解结合纪录直接破军区记录了!你这动手能力,到哪儿都是一等一的材料哦!真是神了!”
林白正用力拽了拽推叶板的骨架,确保它不会在推重物时散架,闻言只是腼腆地笑了笑:“司务长您过奖了,就是平时喜欢瞎琢磨,做点小手工,没传的那么玄乎。”
“一点不玄乎!”李德福指着他,笑得脸上的褶子都更深了,“我看他们传的一点没夸张!你小子,太能给人惊喜了!总能把破烂变成宝贝!”
林白已经一手拎着改造好的花布扫帚,一手提着刮地耙,腋下夹着推叶板站了起来:“好了好了,您可别夸我了,再夸我要飘了。您给我登记本,我赶紧签完得去完成任务了!班长等着呢!”
李德福虽然意犹未尽,但也不能耽误正事,赶紧把登记本递过去:“你自己写清楚就行,别漏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白把家伙什暂时放下,接过本子,刷刷几笔,字迹清晰工整:
物品:大竹笤帚把
碎布若干;
废旧风扇罩半面;
废旧拖把棍根;
碎木板若干;
竹竿根;
编织袋个;
自行车内胎一截;
铁丝若干。
用途改造说明:改造为大尺寸吸附扫帚、湿叶刮地耙、集中落叶推板,用于新兵连大门甬道落叶清扫任务。
李德福伸头一看,那字迹行云流水,条理分明,看得他心花怒放:“好好好!写得真清楚!小林啊,以后有空一定得给我写几个字,我得裱起来挂墙上!”
“行,有机会一定!”林白爽快地答应,重新拿起三件“神器”,对司务长咧嘴一笑,“那我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