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新规父债子偿 > 第一笔订单(第1页)

第一笔订单(第1页)

第一笔订单

镜湖精品酒店的300份订单,像一剂强心针,让沉寂的“济世堂”车间重新有了奔忙的声响。然而,这份喜悦背後,是沉甸甸的压力。

陈伯带着两个徒弟,连着熬了两个通宵,总算让那台老旧的包装线勉强能跑动起来,专门用于生産这批茶包。但正如他之前所料,那个替代的送料齿轮始终是个隐患,运行起来总带着一种令人不安的丶细微的卡顿感。

“慢点,再慢点!”陈伯紧盯着传送带,声音沙哑地指挥着,“注意看内托膜有没有划痕!”

林薇几乎寸步不离车间。她深知这第一笔订单的意义,它不仅是收入,更是“济世堂”重获市场信任的基石,是兑现她对赵明远承诺的关键。

第一批一百包茶包下线後,林薇亲自检查。她随机拆开几包,仔细观察药材的色泽丶完整度,又冲泡品尝。大部分看起来没有问题,但她敏锐地察觉到,个别茶包里的黄芪片,颜色似乎比样品时略深一点,口感隐约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潮闷气。

“陈伯,”她拿起那几个有疑似的茶包,找到正在调试机器的老师傅,“您看看这个黄芪,是不是……有点受潮的迹象?”

陈伯接过,用手指拈碎,凑近闻了闻,又放进嘴里细细尝了下,眉头锁紧了:“是老张头提醒的那批……虽然我们烘干时加了时间,但这点水气,看来还是影响了点性味。普通人可能喝不出来,但赵总那样懂茶道的,怕是瞒不过。”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时,机器发出一阵刺耳的“嘎吱”声,传送带猛地一顿,几个茶包被卡在定位处,内托膜被瞬间撕裂,药材碎屑撒了出来。

“停机!快停机!”陈伯急忙喊道,脸色难看。“看!我就说这替代件不行!精度不够!”

车间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原料的细微瑕疵,加上设备的不稳定,让这第一批産品的品质蒙上了阴影。

“把这一百包全部拆开检查!”林薇当机立断,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有丝毫问题的,全部挑出来!绝不能让不合格的産品流出‘济世堂’的大门!”

她没有责怪陈伯,也没有抱怨老张头。她知道,这就是现实,是重啓之路必须面对的荆棘。

整个下午,车间里没有人说话,只有窸窸窣窣拆包和分拣的声音。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最终,这一百包里,挑出了近二十包有轻微瑕疵的産品。

这意味着成本增加,效率降低,更意味着,如果後续生産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可能根本无法按时丶保质地完成订单。

与此同时,书房里的林国栋,正对着一本摊开的厚重旧账本发愣。他心烦意乱地翻动着,试图从过往的数据里找到一丝慰藉或灵感,指尖却触到了一张硬硬的纸片。他轻轻抽出来,是一张有些褪色的老照片。

照片上,年轻的他穿着工装,意气风发,怀里抱着一个扎着羊角辫丶约莫五六岁的小女孩,正是年幼的林薇。他们站在车间里,背景就是那台如今老迈的包装线。小林薇伸着一根手指,好奇地指着机器上的一个齿轮,仰着头似乎在问什麽。照片背面,是他自己当年写下的丶如今已略显模糊的字迹:“带小薇认齿轮,她问:‘爸爸,能不能让机器做出带小花花的茶包?’”

林国栋布满老茧的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照片上女儿天真烂漫的笑脸,又划过那行充满童趣的问话。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酸涩,怅然,还有一丝几乎被遗忘的丶属于父亲的柔软。他闭上眼,深深吸了口气,窗外隐约传来车间里机器断续的卡顿声和人们压抑的交谈声。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车间方向亮起的灯光,沉默地站了许久。

傍晚,林薇疲惫地回到办公室,看着桌上那寥寥无几的丶合格的産品,一股强烈的无力感袭来。她揉了揉眉心,强迫自己冷静。

就在她凝神思考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了。

林国栋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旧的搪瓷缸子,里面冒着热气。他没有进来,只是把缸子放在门边的柜子上,声音硬邦邦地,却比往日少了几分冷硬:“你妈熬的姜茶,趁热喝。”

他顿了顿,目光快速扫过桌上那几包孤零零的合格茶包,以及女儿眉宇间掩饰不住的倦色,喉咙动了动,似乎想说什麽,最终却只是含糊地嘟囔了一句,声音低得几乎听不清:“……齿轮箱旁边那个备用工具箱最底层,有几个老配件,是当年原厂配的……看看型号合不合适。”

说完,他几乎是立刻转身,脚步有些仓促地离开了,背影依旧挺直,却似乎少了些往日的僵硬。

林薇愣住了,看着那杯冒着热气的姜茶,又回味着父亲那句话。工具箱底层……原厂老配件?

她猛地站起身,几乎是跑着冲向车间。

“陈伯!我爸说,工具箱底层有原厂老配件!”

陈伯也是一怔,随即恍然,连忙和徒弟一起搬开那个沉重的备用工具箱。在积满油污和灰尘的最底层,果然找到了一个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小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几个闪着金属幽光的齿轮,保存得极好,型号正是他们急需的送料齿轮!

“是它!就是它!”陈伯激动得手都有些抖,“老林……林总他还留着!他到底还是……”後面的话他没说下去,只是用力拍了拍找到的齿轮,眼眶有些发红。

更换上原厂齿轮後,机器的运行果然平稳了许多,那令人心悸的卡顿声消失了。虽然老张头那批药材的微微受潮无法逆转,需要投入更多人工进行二次筛选,但至少,生産环节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被排除了。

接下来的几天,林薇几乎住在了厂里。她组织人手对老张头送来的所有黄芪进行地毯式筛选,亲自监督每一道生産工序。陈伯带着徒弟们三班倒,靠着更换配件後稳定不少的机器和大量的人工干预,终于艰难地丶一批批地生産出了符合要求的産品。

每一批産品出厂前,林薇都严格履行了对赵明远的承诺,亲自将样品送去酒店。第一次,赵明远仔细检查了足足十分钟,才微微点头。第二次,时间缩短到了五分钟。第三次,他几乎只是看了看外观,闻了闻香气,便露出了些许满意的神色。

三百份订单,终于在磕磕绊绊中,如期交付。

几天後,林薇收到了赵明远的邮件。邮件里没有过多的寒暄,只有一行字:“客人反馈良好,复购订单500份,下周交付。另,可否提供其他配方的样品?”

看着这封简短的邮件,林薇长长地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走出办公室,来到车间。

夕阳的馀晖透过高窗,照在那些疲惫却带着笑容的脸上。陈伯正小心翼翼地用油布擦拭着那几个替换下来的旧齿轮,仿佛在对待什麽珍宝。

“陈伯,”林薇走过去,声音有些哽咽,“我们……做到了。”

陈伯擡起头,看着她,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烁着欣慰的光:“是啊,小姐,我们做到了。”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多亏了林总……他那几个老配件,真是救了急。”

林薇点点头,目光望向父亲办公室的方向。那里,窗帘似乎微微动了一下。

这第一笔订单,不仅仅是一份合同。它是一场艰难的淬火,检验了他们的决心丶能力和信誉。它让林薇真正触摸到了父亲那句“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重量。也让那道横亘在父女之间的坚冰,在无人注视的角落,悄然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微光虽弱,却已刺破沉重的夜幕。前路依然漫长,但至少,他们有了继续前行的勇气和方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