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新规父债子偿 > 情感升温(第1页)

情感升温(第1页)

情感升温

康达集团的投资意向书在一周後,如约送到了林薇的办公桌上。条款清晰,数字明确,比林薇预想的还要规范。显然,陆知行领导的团队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效率。这份意向书,不再是冰冷的收购要约,而是一份承载着期望与约束的合作蓝图。

林薇和林国栋在书房里对着条款逐字推敲了整整一个下午。林国栋戴着老花镜,神色凝重,遇到涉及工艺标准和品牌使用权的部分,更是反复斟酌。

“这一条,‘利用康达渠道资源进行品牌推广时,视觉呈现需经双方共同确认’,很好,保证了我们的话语权。”他点着头,随即又指向另一处,“但这里,‘为满足市场扩张需求,可探讨新增代工厂的可能性’,这个‘探讨’的空间太大,要明确,核心産品的最终生産决定权必须在我们手里。”

林薇一边记录着父亲的修改意见,一边用专业的眼光审视着财务模型和业绩对赌条款。她能感受到康达的诚意,但也清晰地看到了资本对增长曲线的严苛要求。压力无形,却也激发了她的斗志。

後续的沟通与细节磨合,自然而然地主要在林薇与陆知行及其团队之间展开。邮件往来频繁,电话会议也开了几次。陆知行工作时的状态,严谨丶高效,甚至有些锐利,对数字和逻辑的要求近乎苛刻。但令林薇感到舒适的是,他所有的质疑和追问都基于事实和逻辑,从不带有个人情绪或居高临下的姿态,更像是一个追求极致解决方案的合作夥伴。

这天,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济世堂”的生産流程和工艺细节,陆知行带着一名助理亲自来到厂里。林薇亲自陪同讲解。

他们走在略显陈旧的车间里,林薇详细介绍着每一道工序。当走到陈伯负责的炮制区域时,空气中弥漫着浓郁而复杂的药香。陈伯正守在药炉旁,神情专注地观察着火候。

“陆总监,这就是‘清心益气饮’核心药材的合煎环节,”林薇轻声解释,“火候的把握直接影响药性的融合与发散,全靠陈伯这样的老师傅几十年积累的经验。”

陆知行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观察着陈伯每一个细微的动作,看着药汤在砂锅里翻滚,咕嘟作响,升腾起带着药香的蒸汽。他看得很认真,那眼神不像是在评估资産,更像是在欣赏一门古老而精妙的艺术。

过了一会儿,他转向林薇,声音比在会议室里低沉柔和了些许:“上次提到的,关于‘金井玉栏’的挑选标准,能请陈伯现在为我们演示一下吗?”

林薇点头,向陈伯说明了情况。陈伯拿出一些黄芪样本,开始讲解如何通过观察断面丶色泽丶纹理来分辨品质高下。陆知行听得很专注,甚至俯下身,凑近仔细观看,偶尔提出一两个非常具体的问题,显示出他事先是做足了功课的。

在他俯身靠近,眉头微蹙地试图看清一根黄芪根须的细微纹理时,林薇几乎是下意识地,从旁边的工具台上拿起一个陈伯常用的手持放大镜,自然地递了过去。

“用这个可能清楚些。”她的声音平静。

陆知行微微一顿,随即伸手接过,指尖在传递工具时与林薇的短暂触碰,一触即分,冰凉与温热的触感转瞬即逝。他低声道了句“谢谢”,便继续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起来。这个微小的协作,让两人共同沉浸于对药材细节的探究中,一种基于专业追求的默契在无声中流动。

在他俯身靠近的瞬间,林薇能闻到他身上传来淡淡的丶干净的雪松调古龙水气味,与他平日里冰冷的商业形象形成一种微妙的反差。她不动声色地移开半步,保持着一个恰当的职业距离,但某种难以言喻的感知,已经悄然触动了她。

参观结束後,在林薇的办公室进行短暂的交流。陆知行的助理在外面与小李对接资料,办公室里暂时只剩下他们两人。

“很震撼,”陆知行接过林薇递来的水,语气带着一丝真诚的感慨,“之前更多是数据和报告,今天亲眼看到,才真正理解‘修合虽无人见’这几个字的分量。这不是标准化流程能完全覆盖的。”

他说话时,右手无意识地轻轻摩挲了一下左手刚才握过放大镜的指腹,这个细微的动作一闪而过,随即他看向林薇,语气自然地补充道:“尤其是‘金井玉栏’的纹理,多亏了刚才那把放大镜,看得更真切。这种讲究,确实需要静下心来细品。”

他特意提及了“放大镜”,并将它与“细品”联系起来,这看似随口的职业评价,却因关联了方才那个短暂的互动,而悄然沾染了一丝超越纯粹公务的意味。

林薇迎着他的目光,听他提及“放大镜”,内心微澜泛起。她右手正放在桌面的工艺资料上,食指指尖几不可察地轻轻点了一下光洁的桌面,仿佛一个无声的丶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回应。她的眼神与陆知行短暂交汇,随即又自然地落回桌上的文件,语气依旧平稳如常:“所以,‘济世堂’的价值,需要时间来品味,很难用短期的爆发式增长来衡量。”

这个细微的指尖动作和眼神的短暂交汇与移开,像一道隐秘的涟漪,在平静的职业对话水面下悄然扩散,未被言说,却真实存在。

“我明白。”陆知行看向她,镜片後的目光深邃,“资本需要耐心,而耐心,源于对价值的真正认同。这份意向书,是康达表达认同的方式。当然,具体的增长路径,我们可以一起找到平衡点。”

他的话语,既表达了理解,也坚守了资本的立场,但那种寻求“共同解决之道”的姿态,让林薇感到一种被尊重的协作感。

送走陆知行後,林薇回到车间,发现陈伯正在整理刚才演示用的黄芪。看到林薇,陈伯难得地主动开口评价了一句:“这位陆总监,和以前来过的那些不太一样。他肯弯下腰来看,问的问题也在点子上。”

连陈伯都这麽说。林薇心中微动。

傍晚,她收到陆知行发来的邮件,汇总了今日参观後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和补充建议。邮件末尾,他罕见地加了一句与纯粹公务无关的话:“今日叨扰,感谢林总与陈伯的耐心讲解。车间药香,令人印象深刻。”

很简短,很克制,完全符合他的一贯风格。但林薇反复看了两遍这句看似客套的结束语。它超越了纯公务的范畴,带上了一点个人化的感受分享。

她没有立刻回复。直到深夜,处理完所有邮件,她才在回复完所有正事後,简单地加了一句:“不客气。陆总监的好学,也令人印象深刻。”

邮件发送出去,林薇合上电脑,走到窗边。夜凉如水,厂区里只有几盏孤灯亮着。她想起父亲那句“他听得懂人话,也敬重手艺”,想起陈伯的认可,想起陆知行今日在车间里专注的眼神丶接过放大镜时短暂的指尖接触丶办公室里他摩挲指腹并提及“放大镜”时耐人寻味的语气,以及自己那一个无意识点触桌面的指尖,和那句关于“药香”的邮件。

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愫,如同深夜悄然弥漫的薄雾,在她心底缓缓滋生。那不仅仅是针对一个专业丶靠谱的合作者産生的欣赏与信任,似乎还混杂了一丝,连她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的丶属于女性直觉的悸动。而这份悸动,似乎并非她一个人的独角戏。

她知道,有一条线,必须清晰地划分在工作关系之外。但情感的萌芽,往往发生在理性划定的边界之旁,悄无声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