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冥顽不灵是什么意思 > 第32章 第 32 章 豺狼虎豹(第1页)

第32章 第 32 章 豺狼虎豹(第1页)

第32章第32章豺狼虎豹。

这话说得多难听!识迷道:“我只有夫君你一人啊,事关女郎名节,你可不能乱说。”

车窗外的春风吹进来,已经褪去了料峭,像美人手拂过面庞,很是舒心惬意。

两个人的相处,从立场来说是绝对对立的,然而彼此身体上的接触,好像又分外习以为常。识迷并不排斥他靠近,有的时候觉得困累,甚至可以像现在这样依偎着他,十分心安理得。而陆悯呢,向来不是什麽和善之人,他就像上天早就设定好的绝妙机关,精密准确,从不出错。他鲜少有常人的感情,燕朝破取四国,战争到最後无非是国土丶财富丶女人。他记得殷朝曾有位名扬天下的公主,国破之後被送到他面前,三贞九烈冲他恶语相向,他甚至连一刻都没犹豫,便让人把她带出去处决了。

什麽枭雄与公主,那都是说书人杜撰的可笑故事。与其让一位公主受辱,不如杀了她,才是对尊严最大的成全。

後来便有传闻,说太师不爱女子。爱不爱……他自己也说不好,反正他不爱男子就是了。

也许他在感情上是个被动的人,来了个蛮横拽动情仇的女郎,半推半就,也不是太为难。

如今她靠着他,倚在他肩头,没有什麽不妥。她说话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很难摸得准有几句是真实的,但不要紧,总有些人和事,可以勉强包涵。

春日融融,人也不那麽有棱角了,她还妄图栽赃,他波澜不惊地应道:“什麽时候临産,告知我一声,替你请最好的稳婆。”

识迷摇着手里的帕子唏嘘,“你真是个大度的郎子,人还怪好的呢。”

他牵动了下唇角,“你若是能生得出,我就拿他当亲生骨肉教养,绝不食言。”

这番话怎麽听都有些悲凉,虽说他这辈子应当是不回有後了,但她仍是好心地透露了几分真相,“其实半偃有血有肉,要生孩子也不是全无可能,只比生人难些罢了。不过两个半偃在一起,是当真生不出来的,你要是不反对,我们可以各自寻找可心的人,到时候把孩子放在一起养活,每个孩子都有名分,大家欢喜。”

他听得蹙眉,“幸好我不用健全的人赶车,否则全被人听去了。”

她失笑,“我当然知道外面的人听不见,才同你交个底嘛。”边说边仰头看他,“怎麽样?遇见了喜欢的女郎,不用勉强压下爱慕之情,是不是觉得前途忽然敞亮起来了?”

他的下颌线分明,仰月唇勾出凉笑的弧度,慢慢垂眼打量她,“你在试探我?若是我动念,便会就此断了我的供给,是吗?”

所以说这人就是太多疑,真话当假话听。识迷也不坚持,找了个舒坦的姿势靠好,“信不信由你吧。”

马蹄飒沓,笃笃穿街过巷,不多时到了山河坊,门前等候的参官和内赞把他们迎了进去。

陆悯回京,公务自然接踵而来,一时有人送拜帖,一时又有宫中传话,在前厅忙得不可开交。

识迷则在後廊上摇扇歇晌,白玉京的青梅熟得早,内赞洗了一大盘,摆在她的躺椅边上。她侧过头看,梅子细密的绒毛上顶着水珠,把对面的屋舍和回廊收纳进米粒大的方寸里。六岁前的记忆有些已经模糊了,但这个场景印象很深刻,因为阿母殿前就有一颗梅子树。每到成熟,往各宫各殿赠送,其实味道不好,酸得很,但所有人都感恩戴德,感念皇後殿下恩典。

捏过一个叼在嘴里,不敢咬,怕咬破皮酸得直蹦。只裹在半边脸颊,让清幽的梅香钻进鼻子和脑门里。

明天要进龙城了,她翻来覆去,头一次觉得难以入睡。心里很急切,但同时又隐隐惧怕,大概就是所谓的近乡情怯吧。

将近傍晚的时候,参官送了明天要穿的礼服来,大绶大带,比昏礼那天的更隆重。识迷掂了掂头冠,分量不甚轻,但打扮起来站在陆悯身旁,两个人的装束倒是十分统一。

一面巨大的铜镜摆在东墙,身後的银灯树上点满蜡烛,两人直直看着镜中面无表情的自己,看了半晌,识迷忽然咧嘴笑了,“看上去像一对豺狼虎豹。”

他一本正经的面具,很快被她击穿了,转开身道:“明日进宫,小心言行。我们成了婚,很多人都会分外留意你,不单是宫中的人,还有朝中的官员们。”

识迷坦然得很,“你知道世上什麽最能打动人吗?真诚!我是个真诚的人,定能和所有人愉快相处的。”

他一哂,丝毫不掩饰对她的怀疑。

他原本是不打算带她出席的,但更担心引人起疑,只得硬着头皮冒险。好在单看她的外表,很过得去,只要她管住自己的嘴,哪怕显得笨一点,也可以万事大吉。

及到第二天,圣元帝在升龙殿升座,太师率文武百官参拜。官员的夫人们则在西议殿内等候,等到正殿传召了,才能随後宫的皇後妃嫔们一同入殿朝贺。

识迷惦念了许久的龙城,终于在时隔十四年後,再一次重新踏足。如果说熟悉,倒也不尽然,更多是一种情怀。脚踩着磨成镜面的金砖,头顶着描金彩绘的殿顶,她心里知道,这是自己的家,如今却住了一帮强盗,实在憋屈。

而燕朝的皇後,对她展现了足够的善意,牵着她的手道:“你们太过从简了,竟是在中都成亲的,消息传进宫中,都已经是第二日的事了。我知道太师不在乎那些俗礼,但他为燕朝立下无数大功,人生大事如此马虎,叫我与陛下心里过意不去。”

识迷只受过六年宫廷教化,可是公主的教养牢牢刻在了骨子里。紧要关头掏出压箱底的本事,也足够应付了。

她俯了俯身,放轻柔嗓音,细声道:“殿下厚爱,我们夫妇感念不尽。外子忠君之事,辅佐陛下本是分内,不敢居功。中都的营建正如火如荼,不论什麽事,都不及妥善完成陛下委以的重任要紧,区区私事,又怎敢与国家大事相提并论。”

如此进退有度,官腔打起来简直不输陆悯,自己说完,都有些佩服自己。

皇後自然也十分满意,说实话,能臣对国家很重要,但过于能,又是另一种说法了。帝王需要臣下俯首帖耳,足够的低姿态是君臣和谐的重要构件,而臣子的态度,很大一部分会映射在臣妻身上。

这位新晋的太师夫人呢,虽然年轻,但谦逊丶少欲丶谨慎,看来太师家教不错。皇後便对她多了几分好感,和声道:“若是不忙回中都,我打算私下设个宴,请太师与夫人赏光。太子在国栋府念书也满一年了,据我看来进益不大,不知是不是左右辅师能力不足的缘故。早前国栋府是太师执掌,换了人我总觉不放心,还要请太师抽空考考太子学问,或者点几位大儒,再为太子开智。”

这些正经事,听得识迷脑子发胀,但她有决胜之道,顺从地应承着:“待我回去,向外子转达殿下旨意。”

这厢话音刚落,就听寺人通禀,请皇後率衆入殿贺寿。

识迷跟着人群,迈进了升龙殿,前面乌泱泱全是宫中妃嫔,後面是以三公夫人为首的外命妇。任意妄为是绝不能够的,她须得小心翼翼跟随太傅和太保夫人一起行礼。等赞者高唱过贺词後,圣元帝放话免礼,她才直起身,用馀光向上望去。

没有彻骨的愤怒,反倒带着一种审度和戏谑的心情。圣元帝是个骨相皮相皆不佳的人,这种偃人制作起来不算难,交给顾师兄,至多两个月就完工了。

朝堂上繁文缛节的前奏,是为引出後面的大宴和享乐。帝後带领满朝文武步行穿越宫城,进入西边的那片湖泽。识迷望着记忆中经常隐现的场景,一股家国不再的酸楚涌上心头——这里还是原先的老样子,高耸的水上楼阁,临水而建的观景平台。还有楼与楼之间,错落悬挂的宫灯,不再是打着一柄柄油纸伞了,变成油绸扎成的赤红的寒英花,与那缀满花苞的,三丈高的樱树相映成趣。

那年八月十五,阿翁在此设过宴,转眼换了主人,圣元帝和皇後脸上的笑容,可真是刺眼啊。

而她的一举一动,似乎从来没有脱离陆悯的视线。他总是有意无意地望向她,不知是心存忌惮,还是如履薄冰。

识迷转头回望,相距有一程,仍讨乖地朝他眨了眨眼,示意他不必担心。

他长眉微扬,旋即又蹙了下。这点小动作当然被同席的公孤们抓住了,纷纷打趣,新婚燕尔,受不得半刻分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