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重生三国郭嘉之弟 > 第72章 大河龙吟百川归海(第3页)

第72章 大河龙吟百川归海(第3页)

夏侯惇把押来的牙头丢给法曹,扭头就来扶他,手却在半途止住。

郭嘉摆摆手,让他别扶。他自己把肩抖了抖,把那一口迟迟不愿散的冷风从肺里“咳”出去。血没有再上来,只有一点淡盐味留在舌尖。他舌尖抵一下上颚,把这点“味道”压回心里当药。

“城北地牢。”他忽然道。

“去做什么?”夏侯惇下意识问,随问随悔——他应当知道。

“听一听。”郭嘉笑,“听他心里的弦响不响。”

地牢的窗很小,风从铁条间挤进来,带着井口那一线余温。

右侧高顺仍如磐石,左侧张辽站着,肩背直,不再靠墙。铁链松了一寸,他没有试。他像是从极长极黑的一条隧道里走出来,眼睛合了又睁,睁了又亮。

“听见了?”郭嘉问。

张辽的喉结动了动,声音不大,却极稳:“听见。不是鼓,是城。”

“像龙吟。”郭嘉道。

“像人心。”张辽反驳了一句,又低头笑了笑,“也像我心。”

他把手伸到光里,掌心朝上,像要接什么。半息之后,他把那只手握成拳,拳在空中停了一下,然后落在自己胸前,重重一击。铁链随之轻响。

“我说过,先斩旧我。”他抬眼,“现在,我把旧我埋在这片地里。若将来我负今日之心,让这城里任何一处井水呛住我。”

夏侯惇在后,眼神一动,险些笑出声,又硬生生把笑压回。他不擅长这类“立誓”,他更相信实打实的“立功”。可是他承认,他喜欢这个年轻武夫说“先斩自己”的样子。

“链再松一寸。”郭嘉淡声。

狱卒一愣,看郭嘉的眼神,乖乖照做。

“明日你随我出城一趟。”郭嘉像说一件跟别的事一样寻常的事,“去看大河。”

张辽没问去哪。他只是“嗯了一声”。那一声很轻,像石头落回河床,稳稳地贴住了水。

出地牢时,城已近午。日影正直。风从井口上来,不急不慢。

广场上,白榜前围了十几个人。荀彧站在人群外,静静看他们自己读。鸩坐在窑场后的小凳上,把沾了泥的鞋底一条一条擦干净,铃在她掌心一转,仍不响。黄月英拿粉笔在墙上一笔一笔列今日“补缝”之处。

程昱叫人去脏井换粗布,说晚上再烧一炉“吃油粉”。夏侯惇站在北闸上,手扶着铁链,链一点一点下落,他的手也一点一点收紧,直到闸板与水面只留一线暗光。

这座城像一张拉满又放松了半寸的弓,弦在极轻的嗡鸣里,还在回声。

黄昏时,老渔的人收舟,岸边的柳叶被晚光镀了一层亮。他在回家的路上,听见身后水面“呃”了一声,像一条极大的鱼在水下翻了个身。他笑,骂了一句“老东西才醒”,脚下迈得更稳。

夜里,窑火如一排不眨眼的红。更鼓三通,城心的“嗡”才完全收进砖里。冬青叶上的露水在最后一刻并成一滴,沿着叶脊滚落,在石阶上摔成更细的珠。

没多少人知道,今日城里曾有一条看不见的龙从睡里坐起,伸了脊背,然后重又伏下。更不知道,有一个病弱的谋士在城心落下五指,把整座城当琴,拨出一声没有名字的曲子。

有一个人知道。

那人远在北面,靠着一扇窗,窗外风直。他抬头看天,帝星不显,只在云后隐隐亮。他身边的幕僚试探问:“公,何故起立?”

那人不答。他只是侧耳,像在听极遥远的一线声。他忽然笑了下:“有人在下邳学会了把城当弓。”

“那又何妨?”幕僚轻声。

“何妨。”那人敛笑,手心却在窗棂上落下一指,“弓拉满,箭就要来。”他转身回案,翻开一卷军报,眼神冷得像北风,“北地的风,该练练了。”

风过窗,灯花跳。窗纸上映出一枚细小的“嗡”,随风散尽。

——

夜深。郭嘉靠在案侧,不睡。他把“地下星图”卷起来,又展开,再卷起来。

一卷一舒,像胸口的气息。他在心里给今日这件事起了一个名字,又把名字压下。不急。名一旦落下,便不再由他独行。

他轻轻咳了一声,咳声被风吃掉。他合目,把手从案上收回,掌心仍带着白日里那一点“嗡”的余温。

他知道:这只是“淬”的第一重。三日后,他还要再拨一次。三次之后,结松,龙归位,城成器。

他也知道:那一箭,终要。

箭指何方,今日尚不用说。

今日只说——

大河龙吟,百川归海。

喜欢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请大家收藏:dududu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