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们走远,侍卫们战战兢兢触碰金线——那堵无形墙早已消散无踪。
入得大殿时,正值早朝时分。
端坐龙椅,文武百官肃立两侧。
"贫僧参见陛下。"
三藏站定施礼,呈上通关文牒。
验看文牒上李世民御笔亲书,又核过大唐玺印,顿时起身相迎,亲自携三藏入座。
"原是唐王御弟光临,寡人未能远迎,失礼了。"
笑着拱手致意。
待三藏礼数周全,并未因僧人身份显露嫌恶。
三藏合掌道:"贫僧原恐陛下见憎佛门子弟,倒是小觑了圣心。"
大笑道:"朕所恶者,乃本国蠹僧,非是佛法。"
"佛门真义,本为劝善济世。"
“只是我国僧人……”
话至此处,不禁长叹一声。
“本国僧人久享供奉,却不知回馈众生。”
“良田沃土尽归寺院,百姓生计艰难。”
“农人终年劳作,七成收成供佛门,余下三成还要缴纳赋税。”
“寡人虽屡次减免税赋,民间仍饿殍遍野。”
三藏听罢,沉默不语。
此弊非一地之患,凡有佛门处皆然。
正因如此,明君贤主多不喜沙门。
“国运倾颓,唯有用重典整肃。”
“故寡人颁下灭法诛僧令。”
“这些僧人势力根深蒂固,唯有雷霆手段方能救国。”
忽转向三藏:“圣僧以为,寡人是非对错?”
三藏合掌道:“陛下所为极是。”
“有僧为僧,亦有僧为魔。”
“一念菩提,一念修罗。”
闻言展颜,如释重负。
“善哉!既得上国圣僧肯——”
冷眼扫过殿中文武,厉声道:“众卿还有何异议?”
满朝官员尽皆俯,。
陆南暗自嗤笑,看来朝堂早被佛门侵蚀。
利字当头,谁管黎民死活?
凝视噤若寒蝉的群臣,冷笑执印,在通关文牒上重重钤章。
“谢圣僧开解,使寡人确信此道不谬。”
恭敬递上文牒。
三藏接过道:“君王守土,自当心系苍生,以社稷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