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成了家属院一桩大快人心的谈资,也让众人更看清了沈令宁的冷静和清白。
赶走姜维艺后的那个周末,天气晴好。
周卫国难得休息,抱着福宝,和沈令宁一起去山下小河边散步。
他用柳枝给福宝编了个小花环,逗得福宝咯咯笑。
沈令宁看着父女俩玩闹,嘴角带着轻松的笑意。河水潺潺,阳光温暖,暂时洗去了连日来的紧绷和疲惫。
周卫国看着妻子柔和的侧脸,低声道:“这几天,辛苦了。”
沈令宁摇摇头:“还好。就是觉得,日子总算有点奔头了。”
——
经姜维艺这么一闹,小龙虾反而更出名了。
连几位来基地视察工作的首长,在食堂吃饭时都听说了这“家属院一绝”的故事,好奇地问了起来。
食堂大师傅挠头:“首长,那玩意儿处理起来太麻烦,咱这大锅灶弄不了。”
作陪的张政委心思活络,笑着提了一句:“是小周营长的爱人,沈令宁同志琢磨出来的。那女同志不错,脑子活,肯吃苦,最近还带着家属们搞开荒,想给咱们官兵搞点副食品呢。”
首长们来了兴趣:“哦?还有这事?开荒种什么?”
周卫国正好在一旁,立刻沉稳汇报:“报告首长,我爱人和其他家属同志是想利用荒山,试种些耐旱的作物和果树,主要是想改善一下集体生活,减轻点供应压力。还在初步阶段。”
“想法很好嘛!因地制宜,自力更生!”
一位首长赞赏道,“不过政策上要把准哦。你爱人叫沈令宁?就是做那个……小龙虾的?”
“是的首长。”
“哈哈,看来是个能干的同志!哪天方便,我们也尝尝这能让家属院都轰动的手艺?”另一位首长玩笑道。
这看似随口的玩笑,却是一个极好的信号。
山包下来了
周卫国立刻记在心里。
晚上回家,周卫国把这事告诉了沈令宁,沈令宁心领神会。
第二天,她精心处理了一大盆小龙虾,炒得色香味俱全,又准备了几个家常小菜,让周卫国以“请老首长尝尝家属手艺”的名义,送到了招待所。
几位首长尝过后,赞不绝口,对沈令宁的厨艺和巧思留下了深刻印象。
席间,周卫国又“顺便”汇报了家属委员会开荒试点的初步想法和困难。
首长们在兴头上,又确实觉得这是好事,便表态:“只要是集体性质,为部队服务,不涉及倒买倒卖,大胆试点嘛!遇到困难,可以向组织汇报!
先拿出具体方案来,现在的政策之下,要有万全的准备!”
有了高层这句模糊但积极的表态,茶山计划的最大政策障碍,终于出现了松动迹象。
沈令宁和周卫国相视一笑,知道他们的努力,终于迎来了最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