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女帝凶猛皇夫妖娆 > 第105章 精兵出发密报惊心(第2页)

第105章 精兵出发密报惊心(第2页)

“护他?”她喃喃重复了一遍,声音冷得如同千年寒潭之水,一字一句砸在空旷的大殿中,“他是玄国废太子,被逐出王庭,流落异邦多年,如今却在我朝执掌兵权,统率三军……他们不杀他,反而要护他?”

这不合常理,更不合逻辑。

凌霄沉默片刻,才缓缓道:“也许……他们认为,只有他还活着,才有价值。”

玉沁妜闭了闭眼,脑海中闪过无数线索,如同蛛网般交织缠绕。她忽然冷笑一声,唇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所以,他父皇派来的不是刺客,而是保镖?表面放逐,实则暗中布局,等着有朝一日,借我朝之力养虎为患?”

“有可能。”凌霄点头,神色凝重,“也可能另有图谋——比如,借百里爵之手搅乱我朝政局,或是等待时机,里应外合,夺回玄国大权。但现在最要紧的不是猜他们的目的,而是我们该怎么办。”

玉沁妜缓步走向殿中央的沙盘,脚步沉稳,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命运的棋格上。她俯身拾起一枚黑子,指尖轻轻一弹,准确无误地落在北岭第三隘口的位置。她的动作从容不迫,仿佛不是在调兵遣将,而是在下一盘早已布局多年的棋。

“绝杀堂影刃组,即刻出。”她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铁,“潜行匿迹,不得现身,不得交手,只许监视、记录。一旦现异常举动,立即上报;若确有威胁其安全之人或势力介入,必要时……可清除。”

凌霄抱拳领命:“属下明白。”

他转身欲退,身影即将隐入廊外幽暗之际,身后忽又传来一道清冷的声音——

“等等。”

他停下脚步,回头望去。

玉沁妜站在沙盘前,背对着他,长如墨,披散于肩。她的身影被烛光照得修长而孤寂,仿佛一座伫立在风雨中的碑。

“如果百里爵有异动……”她缓缓开口,语气温柔得近乎诡异,“先报我,再动手。”

凌霄心头一震,怔了一下,才意识到这句话背后的分量。这不是简单的命令,而是一种近乎私密的警示——她在防着他,也在防着自己内心的某种动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深深看了她一眼,终于郑重地点头:“明白。”

脚步声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曲折回廊的尽头。大殿重归寂静,唯有风穿过窗棂,吹动案上的纸页簌簌作响。

玉沁妜依旧站着,指尖残留着血痕,却始终未擦。她望着沙盘上那枚孤零零的黑子,眼神复杂难明。

百里爵……那个曾与她并肩作战、共饮烈酒的少年将军,那个曾在月下对她许诺“此生不负山河不负卿”的男人,如今竟成了敌国埋下的棋子?

还是说,他从来就不是她的盟友?

她不知道。

她只知道,有些真相一旦揭开,便再也无法回头。而她,早已没有退路。

玉沁妜站在沙盘前,指尖轻轻搭在冰冷的铜边沿上,目光却久久凝滞在那片微缩的山川之间。她没有动,仿佛一尊被时光冻结的雕像,唯有眼底深处翻涌着难以察觉的波澜。

她知道这个命令意味着什么。

她将杀人之权交给了绝杀堂——那个藏于暗影之中、从不问因由只听令行事的组织。但她也亲手为这把利刃套上了锁链:行动之前,必须向她禀报。哪怕只是一线消息,也不能擅自决断。

她不是不信百里爵。

她是不能不防。

信任是刀锋上的薄冰,走得快了会裂,踩得重了也会碎。而她身处的位置,容不得半点裂痕。百里爵曾是她最锋利的一把剑,七年前北境兵变,是他孤身潜入敌营,以假降换真信,一举瓦解三万叛军;三年前南疆瘟疫横行,也是他扮作游医深入疫区,查出幕后黑手竟是当朝太医令勾结外邦。他忠诚、隐忍、智谋过人,甚至比她更懂如何用黑暗守护光明。

可正因如此,她才更不敢轻信。

人心易变,尤其当一个人手中握有太多秘密的时候。若有一天,他选择不再听命于她,而是自立为局中棋手……那后果,不堪设想。

门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像是落叶拂过青石,却又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压迫感。她没有回头,只是微微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恢复如常。

“进来。”

门被推开,墨刃走了进来。绝杀堂主一身玄色劲装,黑袍垂地,脸上覆着一副冷铁铸成的面具,只露出一双眼睛——漆黑、锐利,像夜空中窥伺猎物的鹰隼。

他站在三步之外,抱拳行礼,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一丝多余。

“你亲自带队。”玉沁妜终于转身,从御案上取出一个青铜匣,匣身刻着古老的符文,封口处用火漆印着凤纹徽记。她亲手将密令放入其中,扣紧,递过去。

“记住,我的命令只有一个——保他性命。”

声音很轻,却像一把锤子砸进寂静的殿宇。

墨刃接过匣子,指节微紧。他沉默片刻,低声道:“若他背叛呢?”

空气仿佛骤然凝固。

玉沁妜站在晨光与阴影交界处,半边脸明亮,半边脸沉暗。她望着他,眼神平静得近乎冷漠。

“那就杀了他。”她说得毫不犹豫,语气甚至不曾起伏,“但在那之前——我要知道为什么。”

墨刃心头一震。

他知道这句话的分量。这不是一道简单的诛杀令,而是一场审问的开端。陛下要的不只是结果,更是真相。哪怕那人曾是她最信任的臂膀,只要偏离了轨道,就必须付出代价;但即便要取其性命,她也要亲眼看清那偏离的理由。

“属下明白。”他低头应道,声音低沉如铁石相击。

没有再多言,他转身离去,衣袂翻动间,如同幽魂没入长廊尽头的暗影。

殿内重归寂静。

玉沁妜缓缓走回御案前,指尖轻抚过卷宗边缘,翻开最新的军情简报。纸页沙沙作响,字迹清晰:边关战况平稳,未见异动;粮道通畅,押运队伍如期抵达;探哨回报,百里爵所率小队已行出三十里,正沿着北岭古道前行,路线无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