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中国古代的奇闻异事录 > 第12章 侯仓招供(第1页)

第12章 侯仓招供(第1页)

侯仓当堂反水,掏出银两,指认侯宝中贿赂诬陷,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侯家众人措手不及,公堂之上一片哗然。

侯宝中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语无伦次地辩解:“青天大老爷明鉴!休听这无赖血口喷人!他……他这是事情败露,反咬一口!这银子……这银子定是他偷来或是别处得来的!与小人无关啊!小人怎会做出此等之事?绝无此事!绝无此事啊!”他额上冷汗涔涔,声音颤抖,全然没了方才的底气。

那褚氏也跟着哭天抢地起来:“大老爷!这侯仓是出了名的泼皮无赖,他的话怎能信啊?他定是与曹氏早有私情,如今见事情闹大,便想胡乱攀咬,脱卸罪责!民妇夫妇冤枉啊!”

侯老秀才侯桂芳此刻已是面色灰败,他看看磕头如捣蒜的长子,又看看那举着银子的侯仓,再回想整件事的蹊跷之处,纵然再迂腐,心中也已然明白了七八分。他只觉一股腥甜涌上喉头,眼前黑,几乎站立不住,全靠身旁的侯履中搀扶才未倒下。他一生看重颜面,如今却在公堂之上,眼看自家长子做出如此卑劣无耻之事,这简直比曹氏“通奸”更让他觉得丢尽颜面,无地自容。

侯履中亦是目瞪口呆,他先前一心只想休妻,对兄嫂之言深信不疑,此刻见侯仓招供,兄嫂慌乱失措的模样,方才惊觉自己可能成了他人手中的刀,不仅冤枉了结之妻,更可能成了乡里的笑柄。他搀着父亲,脸色青红交替,又是懊恼又是羞愤,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胡秋潮高坐堂上,将台下众人的神色变幻尽收眼底。他心知侯仓虽已招供,但侯宝中夫妇必然不会轻易认罪,而定案需要更确凿的证据链。他并未因侯宝中的否认而动怒,反而更加冷静。

他先命侯仓将如何接受侯宝中请托、何时何地拿到银子、如何潜入侯家、如何钻入炕洞等细节,当堂又细细复述一遍,记录在案,并让其画押。侯仓此刻只求自保,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将侯宝中当时许愿“日后另有好处”等语也一并说了出来。

随后,胡秋潮沉吟片刻,唤过心腹衙役班头,低声吩咐道:“你即刻带两人,便装前往侯家楼村,暗中查访几事:一、查侯宝中近日是否曾去钱庄兑换或有较大额度的银钱支出;二、查昨日侯宝中行踪,是否与侯仓有所接触;三、寻那日常在村口闲坐之人,问询昨日是否真有县学差役路过并与褚氏交谈;四、探查侯宝中夫妇与曹氏平日关系如何,有无钱财纠纷。切记,暗中查访,勿要惊动太多人。”

班头领命,即刻带人悄然离去。

胡秋潮又转向侯家众人及曹氏、杨富公等,沉声道:“案情未明,暂且退堂。一干人等不得远离,随时听候传唤!侯仓收押监牢,候审!”

退堂之后,侯家一行人灰头土脸地回到住处。侯桂芳气得一病不起,躺在床上长吁短叹,痛骂长子无耻,哀叹家门不幸。侯宝中与褚氏则是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互相埋怨,却又不得不绞尽脑汁思索应对之策,妄图统一口径,抵死不认。侯履中则陷入深深的矛盾与痛苦之中。

两日后,派出的衙役班头回报。查证结果与侯仓供述高度吻合:村口多人证实昨日并无县学差役路过;侯宝中前日确曾到镇上一家银铺兑换过散碎银子,数额约二三两;有村民隐约见到前日下午侯宝中与侯仓在村外小树林边窃窃私语;而关于侯宝中夫妇曾向曹氏借钱未还、且因此与曹氏多有龃龉之事,更是有多位邻人证实。

铁证如山!胡秋潮心中再无疑虑。再次升堂时,他将查证所得一一列出,厉声喝问侯宝中夫妇。在人证物证面前,侯宝中与褚氏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再也无法狡辩,只得瘫软在地,磕头认罪,将如何贪图曹氏财物、如何设计诬陷、如何贿赂侯仓的经过,一一供认不讳。

至此,案情真相大白。曹氏跪在堂下,泪流满面,连连叩谢青天大老爷明察秋毫,洗刷冤屈。杨富公及曹家庄乡邻亦是感激涕零。

胡秋潮当堂判决:侯宝中、褚氏夫妇心术不正,设计诬陷贞洁弟媳,罪大恶极,重责一百大板,收监候参;侯仓贪图钱财,助纣为虐,本应重惩,姑念其当堂招供,说出实情,从轻落,责打四十大板;曹氏蒙受不白之冤,予以当堂释放,好言抚慰,令其回归侯家;侯履中偏听偏信,休妻鲁莽,念其亦受蒙蔽,严加申饬;侯桂芳治家不严,罚银十两,补偿曹氏疗伤之资。

一纸判决,似乎要为这桩案件画上句号。然而,谁都未曾料到,这并非终结,而是另一场风波的开始。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dududu中国古代奇闻录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