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金戈的效果如何 > 第43章 秦哀公时期暂稳(第1页)

第43章 秦哀公时期暂稳(第1页)

一、灵脉复苏的晨光

秦哀公继位那年的春分,雍城的灵脉井第一次涌出清澈的泉水。李默的徒孙嬴砚用玉碗接住泉水,碗壁上的血络符与戎狄的煞灵纹同时亮起,两种纹路在水中交织成太极状——这是盘龙灵脉彻底摆脱饕餮污染的征兆,《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的"灵脉重生"之兆,终于在秦国显现。

"定脉珠的净化力与煞灵术的催化力,竟能形成平衡。"白苍苍的李默坐在轮椅上,看着井水倒映的双纹,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这位破辱堂最后一位亲历麻隧之战的修士,手中的《混元血窍总纲》补全本已厚如砖块,其中三分之一的内容来自戎狄修士的煞灵术注解。

灵脉的复苏带动了连锁反应。城西的灵田重新长出绿色作物,虽然仍带着淡淡的煞气,却已能正常食用;雍城的血灵塔在定脉珠与煞灵晶的双重驱动下,防护罩范围扩展至五十里,足以抵御小规模的突袭;最令人振奋的是,年轻修士的血窍开辟成功率从三成回升至六成,破辱堂的晨课终于恢复了秦穆公时期的热闹。

秦哀公的政策延续了秦景公的稳健。这位年届四十的君主穿着素色锦袍,腰间悬挂着融合秦狄风格的玉佩——左侧是血络符,右侧是月狼纹,象征着两种灵脉的共生。他在玄石高台的第一次朝会上宣布:"未来十年,息战养脉,融合术法,待我秦羽翼丰满,再议外务。"

政策的核心落在"三元融合"上:

灵脉修复:由嬴砚主持,用定脉珠的清灵之气调和盘龙灵脉的煞气,每月初一举行"双纹祭",秦狄修士共同诵经,加灵脉复苏。

术法整合:破辱堂开设"混元阁",由秦国的血窍术传人、戎狄的煞灵术大师、甚至晋地流亡的清心诀修士共同授课,编纂《西陲术法通鉴》。

资源储备:在黑风渊与戎狄共建"煞灵晶互市",秦国以血灵谷的产出换取高纯度矿石,同时派修士学习戎狄的"活体矿脉"培育术——这种源自《山海经》"烛龙息壤"的秘术,能让煞灵晶的生长度提升一倍。

"君上,白狄的嬴离领送来贺礼。"内侍呈上一个青铜匣,里面是三枚嵌着月狼纹的定脉珠仿制品,珠体中流动的煞气与清灵之气完美平衡,"他说这是秦狄共生的见证,愿每年供奉十枚,直至盘龙灵脉完全复苏。"

秦哀公将仿制品置于灵脉井旁,珠体与井水接触的瞬间,井中浮现出巨大的太极虚影,笼罩整个雍城。百姓们跪在街头欢呼,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体内的血窍变得温暖,连最年迈的老人都能重新运转基础的养脉诀——这是秦国自麻隧之战后,第一次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安宁。

二、混元阁的晨钟暮鼓

破辱堂的混元阁在晨雾中总是最先亮起灯火。这座融合了秦地夯土、戎狄玄铁、晋地琉璃的建筑,按奇门遁甲"生门"方位建造,阁顶的青铜葫芦同时吸收日月精华与煞气,转化为适合多元修炼的"中和灵气"。

卯时的晨课上,三百名修士按五行方位排列。东方的青位站着秦国子弟,运转血窍术吸收朝阳灵气;西方的白位是戎狄少年,用煞灵术牵引月华余韵;中央的黄位则是混血修士,同时运转两种术法,体表浮现出独特的灰光——这是秦哀公推行的"混修制",要求所有修士必须掌握至少两种术法基础。

"嬴野,你的血煞拳戾气太重。"白狄修士狼跋的义肢敲在少年背上,这位曾是月狼卫先锋的武士,如今已是混元阁的煞灵术导师,"用晋人的敛气诀收势,否则血窍会被煞气反噬。"

嬴野的脸颊涨红。他是嬴石的孙子,血窍术天赋出众,却总看不起"柔弱"的清心诀。狼跋突然施展"月狼变",半人半狼的身躯在晨光中划出残影,拳头带着恰到好处的煞气与清灵之气,既破开了嬴野的防御,又未伤及他的血窍。

"术法无分强弱,贵在平衡。"狼跋恢复人形,义肢上的煞灵晶泛着温和的光,"当年你祖父嬴石,就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在空桑泽活下来。"

午时的实战课更加精彩。秦狄修士组成的"混编阵",能在三息内完成血络符与煞灵阵的转换。当模拟的晋军清灵阵袭来时,秦国修士的血爆术炸开缺口,戎狄修士的煞灵网随即封锁,两种术法的衔接如同流水,连李默都忍不住赞叹:"这才是真正的秦狄共生。"

阁内的典籍库在三年间扩充了一倍。除了补全的《混元血窍总纲》,还新增了:

《煞灵术解毒篇》:狼跋与嬴砚合着,记载如何用定脉珠中和煞灵术对神智的侵蚀。

《清灵诀补遗》:晋地流亡修士所着,将清心诀与血窍术结合,创造出适合秦国修士的"净血清心术"。

《山海经灵脉考》:收录各地灵脉特性,标注血窍术、煞灵术、清心诀的适配度,是修士外出历练的必备手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暮色中的混元阁常有跨族群的讨论。秦国修士请教如何在煞气环境中保持神智,戎狄修士学习如何用清灵之气提升煞灵术纯度,偶尔的争执总会以"灵脉共鸣"结束——当双方的术法在空气中碰撞出太极光,所有分歧都显得微不足道。

三、双纹祭的融合密码

雍城的"双纹祭"在每月初一的黎明举行。灵脉井旁的祭坛按太极八卦排列,秦哀公站在阳极,白狄领嬴离的儿子嬴月站在阴极,两人同时注入灵力,定脉珠与月狼纹玉佩在祭坛中央形成旋转的光轮。

"以血为引,以煞为媒,灵脉共生,永无间断。"秦哀公吟诵的祭文融合了秦狄双语,左手的血络符与右手的煞灵纹同时亮起,"愿盘龙与月狼二脉,如江河汇海,共护西陲。"

嬴月的回应带着戎狄特有的喉音,他的煞灵术在光轮中形成狼形虚影,与秦哀公的血龙虚影缠绕共生:"愿秦狄修士,如齿与舌,虽有摩擦,终为一体。"

祭典的高潮是"灵种交接"。秦国修士奉上用血灵谷与戎狄"煞麦"杂交的新作物种子,外壳的双纹在光轮中裂开,露出里面五色的果仁——这种被命名为"混元麦"的作物,既能吸收煞气,又能产出蕴含清灵之气的粮食,解决了雍城的口粮问题。

戎狄的回礼是"活体矿脉"的核心菌种。这种源自烛龙息壤的微生物,能让普通岩石逐渐转化为煞灵晶,嬴砚将菌种埋入黑风渊的矿洞后,原本废弃的矿井在三个月内就长出了薄薄的晶层。

"今年的混元麦收成,足够供应五万修士。"负责农事的嬴粟在祭典后汇报,他的血窍因长期接触双纹作物,已能同时容纳煞气与清灵之气,"西戎的义渠部派来使者,想用十匹幽冥狼换混元麦种子。"

秦哀公与嬴月交换眼神,同时点头。这是双纹祭的延伸意义——通过灵种与菌种的交换,将秦狄融合的成果辐射至整个西陲,形成对抗晋吴等国的潜在联盟。

祭典后总有修士展示新的融合术法。嬴砚的"血煞针"能在血络符中包裹煞灵晶粉末,射入敌人体内后先冻结血窍再引爆;嬴月的"狼影血爆"将月狼变与血爆术结合,变身时的狼爪能撕裂清灵阵;最令人称奇的是晋地流亡修士魏明的"三绝阵",用清灵之气画框,血络符做骨,煞灵晶填肉,防御效果是单一阵法的三倍。

"双纹祭不仅是仪式,更是术法创新的孵化器。"秦哀公在一次祭典后对嬴砚说,指着祭坛周围那些自形成的微型阵法,"这些修士在无意识中创造的纹路,往往比破辱堂的研究更具突破性。"

嬴砚记录的《双纹变异图谱》已积累了百余种形态。其中一种"逆太极"纹在去年的晋军探马突袭中挥奇效——当这种纹路展开时,晋军的清灵术会反向攻击自身,让秦国修士次在正面交锋中活捉灵犀卫。

"赵武的儿子赵朔继位后,晋军的清灵阵又有改良。"魏明呈上截获的晋军布防图,图中的阵法节点标注着"混元克制"的字样,"他们也在研究破解双纹术的方法。"

秦哀公的手指点在图中最密集的节点:"让混元阁的修士针对性演练,下次双纹祭,我们要拿出能破此阵的新术法。"

祭坛中央的光轮在此时突然加,定脉珠射出的清灵之气与月狼玉佩的煞气形成螺旋,在天空中化作巨大的"秦"字——这是灵脉对祭典的回应,也是西陲暂时稳定的最好证明。

四、边境商路的暗流情报

黑风渊的"煞灵晶互市"在秦哀公五年已成西陲最繁华的贸易点。秦国的混元麦、戎狄的活体菌种、西戎的幽冥狼崽、晋地流亡者带来的清心诀抄本,在这里自由交换,商队的驼铃声中夹杂着多种语言的讨价还价。

"南边来的商队说,楚国被吴国打得节节败退。"嬴砚在互市的情报站整理消息,他的眼线遍布六国,其中最可靠的是楚国的芈姓商人——这些当年芈戎的族人因背盟受排挤,转而与秦狄联盟通商,"吴王阖闾用伍子胥的水战阵,攻破了楚国的三座灵脉城。"

情报站的墙壁上,各国局势图用不同颜色标注:

红色:晋国,赵朔的清灵阵范围扩大至河西,与秦狄联军在黑风渊形成对峙。

蓝色:楚国,灵脉城沦陷导致清心诀修士损失惨重,求援的使者已在路上。

黑色:吴国,伍子胥改良的水战阵融合了越国的"蛊术",在江淮流域所向披靡。

绿色:秦国及盟友,混元麦与活体矿脉带来的资源积累,实力稳步回升。

嬴砚的指尖划过楚国疆域:"楚使若来,按三级预案处理。先探清吴军实力,再评估我秦的出兵成本,最后召开联席议会——毕竟与晋军的对峙不能松懈。"

商队带来的不仅是消息,还有各国的术法动态。吴国的"水煞术"源自楚国却更加阴狠,能污染灵脉水源;越国的蛊术可寄生在修士血窍中,在关键时刻引爆;晋国的新阵法加入了"雷灵术",清灵之气中带着麻痹效果,是秦狄双纹阵的新克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