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金戈好吗 > 第27章 泛舟之役联晋国(第1页)

第27章 泛舟之役联晋国(第1页)

一、渭水龙舟的灵脉之约

秦穆公五年的端午,渭水两岸的杨柳抽出新绿,却被一层薄薄的灵气薄雾笼罩。晋国的"泛舟节"正值此时,河面上百艘龙舟尾相接,船头雕刻的"玄龟"图腾在阳光下泛着青光——这是晋国与仙门"青城派"合作炼制的法器,能借水脉灵气增强龙舟的稳定性。

赵鞅的使团早已在岸边等候。三百石血灵谷种子装在特制的"灵脉陶罐"中,罐身上的血络符随着渭水的波动微微亮。他身后的二十名秦修士穿着改良后的灵纹甲,甲片上的狼魂符与血窍诀纹路交织,既保留了西陲的坚韧,又融入了中原的灵秀——这是百里奚特意叮嘱的"示融之策"。

"秦使远道而来,晋侯已在望仙台等候。"晋国大夫郤芮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轻视,他的目光扫过秦修士腰间的青铜剑,剑鞘上镶嵌的煞灵晶让他皱起眉头,"只是仙门贵客也在台上,秦使的法器最好收敛些煞气。"

赵鞅微微一笑,示意修士们运转"敛气诀"。煞灵晶的黑光迅黯淡,血络符的赤色却愈纯净:"我秦法器虽粗鄙,却能在浊水中护灵脉。今日特带血灵谷献于晋侯,此谷经血窍术改良,能在灵气稀薄处生长,或许对晋国的灵脉不均之症有所裨益。"

登上望仙台时,赵鞅感受到了明显的灵气压制。台基由整块"聚灵玉"打造,四周布着青城派的"清心阵",这种阵法能净化血气,对秦修士的血窍术有天然克制。他不动声色地捏碎掌心的"反清符",符纸化作的赤色气流在体内形成护罩,这是钟离权专为应对仙门阵法炼制的法器。

晋惠公(此时尚未继位,仍是公子夷吾)坐在主位,身边的青城派长老玄真子闭目养神,拂尘上的银丝无风自动,显然在暗中探查秦人的修为。当赵鞅呈上血灵谷种子时,玄真子突然睁眼:"此谷蕴含血气,恐污染我晋灵田。"

"长老此言差矣。"赵鞅早有准备,将一粒种子抛入渭水。种子遇水即,根须在水中舒展成血络符的形状,竟吸收了水中的浊气,开出一朵赤色的灵花,"此谷能在浊水中生长,正是净化灵脉的利器。晋国的玄龟灵脉近年不是受饕餮浊气侵扰吗?血灵谷或可解忧。"

晋惠公眼中闪过一丝兴趣。玄龟灵脉是晋国的命脉,却因靠近黑风渊,每年都要耗费大量仙门符箓净化浊气。他示意郤芮接过种子:"秦使既有心,可随孤登龙舟观礼。若血灵谷真如所言神奇,孤愿与秦共探灵脉之术。"

龙舟行至渭水中央时,青城派的弟子突然难。玄真子的拂尘化作青虹,斩向水中的血灵花:"蛮夷之术,也敢在仙门前献丑!"

赵鞅早有防备,指尖血窍渗出精血,在空中画出"血龙符"。赤色龙影与青虹碰撞,激起的灵气波纹让龙舟微微震颤。血灵花不仅未被斩断,反而吸收了碰撞的灵气,瞬间绽放成丈许大的花海,花瓣上的纹路组成了完整的"血络阵"。

"这是能在水中运转的血窍术?"晋惠公失声惊呼。晋国的修士尝试过无数次在水中布阵,却因灵气分散而失败,秦人的术法竟能借浊水之力凝聚血气。

玄真子脸色铁青,却不好再作。赵鞅趁机说道:"我秦修士在煞气中摸索出的微末之技,虽不及仙门精妙,却有几分实用。若晋侯不弃,可派修士随我回雍城,观摩灵田共生术;我秦也愿学习晋国的聚灵塔之法,互补长短。"

渭水的灵脉在花海中泛起金色涟漪,仿佛在呼应这突如其来的术法交流。晋惠公望着水中绽放的血灵花,又看了看玄真子紧绷的侧脸,缓缓点头:"可先在边境设灵脉互市,秦以血灵谷、煞元丹交换晋的聚灵符、清灵丹。待端午过后,孤再派使者回访。"

二、灵脉互市的初显成效

"灵脉互市"设在秦晋边境的"龙门渡",这里是渭水与泾水的交汇处,地脉呈"阴阳鱼"形状,既适合秦人的血窍术,又兼容晋国的聚灵法。赵鞅亲自设计了互市的布局,按奇门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划分区域:

休门:秦方展示区,陈列血灵谷、煞元丹、狼魂符等特产,由赤班的义子赤离主持,他的"狼煞变"能直观展示西陲术法的威力。

生门:晋方展示区,摆放聚灵塔模型、清灵丹、仙门符箓,由晋国大夫丕郑负责,他曾随青城派修士修炼,熟悉仙门术法。

景门:交易区,用越国水行术打造的"转灵池"居中,池水能同时容纳血气与灵气,便于双方验货时展示效果。

惊门:仲裁区,秦晋各出三名修士组成评议会,解决交易纠纷,赵鞅与郤芮轮流主持。

互市开张的日,就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秦国的煞元丹与晋国的清灵丹在转灵池中相遇,本该相互克制的煞气与灵气,竟在池水中央形成太极状的漩涡——这种奇观引来了两岸百姓的欢呼,连一直敌视秦人的青城派弟子都忍不住驻足观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不可能!"丕郑的弟子惊呼。按仙门典籍,煞气与灵气相遇必生冲突,秦人的丹药却能与清灵丹形成平衡,这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赤离趁机展示"狼煞变",变身时半人半狼的形态虽可怖,却能在漩涡中自由穿梭:"我秦修士的血窍既能储煞气,也能纳灵气,就像这龙门渡的地脉,阴阳相济方能长久。"

月的交易出预期。秦国用五百石血灵谷换得三十张"聚灵符",这些符箓虽不及聚灵塔精妙,却让雍城的灵田产量提升了一成;晋国则用百瓶清灵丹换走了二十枚煞元丹,玄真子的弟子现,这种蕴含煞气的丹药竟能中和修炼清心诀时产生的"灵气淤塞"。

更重要的是术法交流的突破。赵鞅从晋方的"聚灵符"中领悟到"灵气压缩术",将其融入血龙阵,使阵法的启动时间缩短一半;丕郑则偷偷学习秦人的"血络符绘制法",现用修士精血绘制的符箓,在煞气环境中保质期延长三倍。

"最惊人的是灵脉共鸣。"赵鞅在给秦穆公的密信中写道,"晋方的聚灵塔模型与我秦的血龙阵残图放在一起,龙门渡的地脉竟自动生成了新的符文。钟离权先生说,这是两种术法体系融合的征兆。"

秦穆公接信后,立刻派百里奚前往龙门渡。老贤者在互市停留了十日,与丕郑共同完成了《灵脉互济录》的初稿,书中记载:

血灵谷与晋地的"灵麦"杂交,可培育出"双生谷",既耐煞气又富灵气。

聚灵符与血络符叠合使用,能在黑风渊形成"安全通道",便于勘探新灵脉。

秦的"地耳术"与晋的"望气术"结合,可精准定位灵脉支流,误差不过三里。

这些成果让晋惠公(此时已继位)颇为振奋。他不顾玄真子的反对,批准向秦国出售"聚灵塔基础图谱",条件是秦方分享"煞灵晶提纯术"。当第一批图谱送到雍城时,破辱堂的修士们彻夜不眠,李默激动地说:"有此图谱,我秦的血龙阵可升级为血灵塔,灵气利用率至少提升五成!"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玄真子多次在晋侯面前进言:"秦人的血窍术实为邪法,长期接触恐污染我晋灵脉。聚灵塔是仙门赐下的秘术,岂能与蛮夷共享?"郤芮等大夫也暗中阻挠,将最基础的聚灵符充作"高阶法器"卖给秦国,拖延真正的技术交流。

赵鞅将这些情况如实禀报:"晋侯虽有合作之意,却受制于仙门与保守派。臣以为,可借秋收之机,邀请晋侯亲临雍城,亲眼见证灵田共生术的成效,或许能打消其顾虑。"

秦穆公与百里奚商议后,决定加码——以"双生谷"的丰收为契机,在雍城举办"灵脉会盟",邀请晋国修士参与"共祭盘龙灵脉"的仪式。"要用最震撼的方式让晋人明白,"百里奚在准备仪式时强调,"灵脉的滋养,从来不止一种方式。"

三、雍城会盟的灵脉奇观

晋惠公的使团抵达雍城时,正值双生谷丰收。秦穆公亲自在城门迎接,双方修士并肩而行,穿过由血灵花与灵麦组成的长廊,花瓣与麦穗上的灵气交织成彩虹,引得晋国使者啧啧称奇。

"此乃双生谷的次收获。"百里奚指着田垄间的修士,他们中既有秦农,也有晋士,正按《灵脉互济录》的方法共同收割,"用秦法育种,晋法灌溉,三个月便成熟,产量是普通作物的两倍。"

晋惠公俯身拾起一粒谷穗,谷粒在掌心转动,一半泛着赤色血光,一半流转青色灵气:"孤在龙门渡见过杂交之法,却没想到成效如此之快。"

"关键在人脉合一。"秦穆公微笑着补充,"就像这谷粒,两种特质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孤听说晋地的玄龟灵脉近期浊气加重,或许可用我秦的净煞花与晋的灵蜂结合,一试净化之效?"

晋惠公眼中闪过一丝动摇。玄龟灵脉的问题确实棘手,青城派的净化术效果日渐微弱,他此次来访,实则也有求助之意。

会盟的高潮是"共祭盘龙灵脉"仪式。玄石高台上,秦晋修士按八卦方位排列,秦穆公与晋惠公并肩站在阵眼。当双方同时注入灵力,盘龙灵脉突然爆强烈的共鸣,一道赤青交织的光柱冲天而起,《山海经》记载的"毕方鸟"虚影在光柱中盘旋——这种神鸟象征着灵脉的和谐,上次出现还是秦成公时期。

"毕方显形,是大吉之兆!"百里奚高声道,"此乃天示,秦晋灵脉本是同源,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晋惠公望着毕方鸟虚影,又看了看身边秦穆公坚定的眼神,终于点头:"孤愿与秦签订灵脉盟约:秦助晋净化玄龟灵脉,晋向秦开放聚灵塔进阶图谱;双方修士可自由往来,共享灵脉研究成果;若遇仙门或犬戎侵扰,相互支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盟约用"双生谷"的汁液书写在灵脉帛上,秦穆公与晋惠公各执一半,帛上的字迹遇灵气则显青色,遇血气则显赤色,象征着两种术法体系的融合。仪式结束后,晋惠公主动提出:"孤愿以玄龟灵脉的龟甲阵相赠,此阵能稳固灵脉核心,或许对盘龙灵脉的治理有帮助。"

秦穆公大喜,当即回赠"煞灵晶防御阵"图谱:"此阵能抵挡饕餮浊气,晋地若遇黑风渊煞气侵袭,可依图布设。"

此时的龙门渡灵脉互市,交易额已较初设时增长十倍。秦国的"血灵塔"开始动工,晋国的玄龟灵脉旁种满了净煞花,双方的修士在《灵脉互济录》上不断添加新的现,连玄真子的弟子都有偷偷与秦修士交流的——泛舟之役带来的和平与融合,似乎正走向光明的未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