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回一愣。他倒是从来没想过还有这条路可以走。毕竟以前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守在锦书身边,却从未想过自己会变成什么样。
“师父看你也不容易,就给你指条明路吧!”萧玄亦叹了口气,“入冬以来,胡人便开始在边关不断作乱,我此番正是要带兵去平乱了。你若是真想与那丫头并肩而立,何不趁这个机会建功立业?若你真能在军中谋得一官半职,何愁配不上她?”
选择
萧玄亦提的这个算是真心实意的建议了。这次他路过仁安县,还专门往清水村跑这么一趟其实就是打的这个算盘。
他如今也三十岁了了,却仍旧未曾成家。然而国君日渐年迈,各位皇子们也开始崭露头角。要想保住萧家满门荣耀,萧玄亦就不得不找个合适的接班人选。可他身边没有合适的,宗族里养大孩子也都是文文弱弱的公子哥,这么些年还真就找不出一个人来。
这次从中京出发的时候,他又想到了这件事,意外地竟然记起了远在蜀州的赵回。所以他之前说的路过这儿来看看锦书他们只是其中一个缘由,更重要的是希望带着赵回一起去南义城。
萧玄亦虽然只是教了他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可他清楚地知道,这个孩子的身上潜力无限。若是好好培养一番,日后定能堪当大用。
“处理那些流寇的事还需要两天,这两天你就好好考虑一下吧!想好了就告诉我。不过我可提醒你,机会只有一次,你如果不把握住的话,日后后悔可别找师父哭鼻子。”萧玄亦半开玩笑地说完后便不再出声。
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只能听到两人浅浅的呼吸声。赵回心里已经是一团乱麻了,辗转反侧到天亮也没能入睡。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内,锦书嘤咛一声伸了个懒腰从床上坐起。听到院子里传来打斗声,她也完全不着急,猜测这大约是赵回和萧玄亦在过招。毕竟以前他们师徒俩经常干这种事。
早餐的饭桌上,锦书顺口问道:“大叔,你们不是要去南义城吗?什么时候出发啊?”
她倒没有赶人的意思,只是怕耽搁了萧玄亦的正事。
“不急,处理完流寇的事就走,可能还要再待上两天。”
副将听了他的话却惊讶地瞪大双眼:将军,咱们之前不是这么说的啊,不是说杀完了流寇今天就走的嘛,你怎么反悔了?驻守南义城的林副都统还在等着咱们呢……
然而总是心里有万般疑惑,副将也不敢当着众人的面问出来。他只能偷偷地瞄了自家将军两眼,默默地端起碗喝粥。
之后两天锦书并没有感觉到异常,而赵回心里却是纠结万分。他明白萧玄亦说的道理,可又不想离开锦书。是一直默默地陪在锦书身边呢?还是跟着师父去建功立业,成为一个配得上锦书的大丈夫之后再回来?对于赵回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时间就这样悄然而逝,第二天萧玄亦就该离开了。见赵回仍旧没来找自己,他还是忍不住主动询问起对方的打算来。
沉默良久,赵回沉声说道:“我去南义城!”
听到自己满意的答案后萧玄亦松了口气,他拍拍赵回的肩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今晚好好和那丫头道别吧!咱们明天一早就出发。”
第一次和锦书谈这么重要的事,赵回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但是他知道,就算自己再三犹豫,最后还是要说的,所以干脆一点才是最好的选择。
吃过晚饭,萧玄亦早早回了房间休息,手下那两个人也被他叫走,客厅里便只剩下了他们一家三口。
锦书似乎有所察觉,主动开口问道:“赵回,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说啊?”。
赵回紧紧握住双手,做了良久的思想准备之后,才把自己打算跟着萧玄亦一起去南义城的事说了出来。
分别
听到这个消息后,叶氏和锦书母女俩皆是一愣。赵回做出这样的打算可以说是毫无征兆,她们母女俩一时反应不过来也很正常。
然而就在她们发愣了这几分钟时间里,赵回仿佛经历了一场沉重的审判。他设想了无数种结果,预料到锦书可能会有的各种反应,然而……
“哦!是你师父让你去的吗?”锦书意外地平静,连问话的语气都没有一点儿起伏。
赵回猛地抬起头,紧紧盯住她的脸,似乎想从她脸上找出一点儿特别的情绪。
“你那是什么表情?”锦书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微笑,“你还怕我和娘不同意让你去啊?”
叶氏反应过来后也跟着露出一个微笑来。只不过比起锦书,她的心里更多的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她忍不住问道:“小回,你跟着萧先生去南义城是做什么啊?”
赵回没有回答叶氏的问题。若他说自己是要去打仗的话,叶氏肯定不会让他走的。好在锦书及时岔开话题:“不管你去南义城干什么,我只问你,这事儿是你师父决定的还是你自己决定的?”
“我自决定的。”锦书的反应和赵回预想之中的完全不一样,这一刻他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自己决定的就好。”锦书松了口气,“既然是你自己决定的,那我们也不会拦你。毕竟你再过两年就要成年了,有些事是该你自己考虑。”
说完她又问了一句:“什么时候走?”
“明天一早。”
“这么快啊!那我得去帮你收拾一下东西。”锦书说完就站起身走出客厅,不知道是去准备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