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几处早莺争暖树后面一句是什么 > 第2章(第1页)

第2章(第1页)

而即便国丧,新皇国事为重,为防他国闻丧异动,急令定远大将军戴孝先行,提前去往北境边关。

三年守孝后,定远大将军未得返还。

而京都,那位尉迟家的幺女,难抗新皇圣旨,以皇后之尊,被凤辇抬入宫墙。

两年不到,难产,尉迟皇后薨。

定远大将军闻讯,为皇后之丧千里奔行,不眠不休,那刚好是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晨曦,抵达皇城京都。

一身战甲还有未退的血痂残迹,他一如五年之前,同样踏马直闯天晟门。一样的尉迟鞍辔,只是这次青铜覆血,奔袭在清晨的宫闱长街时,一路践踏数条洒扫人命。

怒不可遏。

通人意的战马直奔金銮殿前,大将军肃杀看过那条权力累积的汉白玉雕龙台阶,铁蹄落在上面,铮铮而鸣。

破入殿门,朝霞如血,百官无人料到会是这般凶神恶煞的行径,那些曾经絮絮叨叨、伶仃作响的象牙朝笏,此时摔砸满地。

龙椅上的皇帝,眼睁睁看着杀神驾马冲上七宝台阶,直逼髹金雕龙椅前。

“你既觉得圣旨对尉迟家有用,那今日我就要你再下一道,你下,这位置留你坐,你不下,即刻让位于亲王,我押你去为皇后守陵。”

冰冷雪亮的偃月刀,这次架在的,是那珠宝连缀的帝王冠冕上。

皇帝这才迟钝地真正认出这尉迟家的男儿,儿时的玩伴,太子之位的功臣,可也是整个晟誉,最危险的人臣。迫使他登基后,不得不将其立刻斥于京都之外。可尽管如此,宫城里的自己,还是不得安枕。

当初皇后接旨入宫,便是因帝王承诺,妹妹进宫,哥哥便可平安回京。

那时的皇帝,在金銮殿上已是五载,金玉高堂,竟是容易使人老去的。

而尉迟将军,却像永远不变,眉宇间清明,刚毅,只是一位扛着尉迟姓氏的热血将军,既守护国土,也守护家族。

他的这种不变,让帝王震惧。

北境风霜,在将门的荣耀面前,显得那么无能。

这次终于只能是珠华冠冕,避其锋芒。

“你要朕,何旨意……”

百官之众,无人敢听。

宫墙之外,也无人敢知。

而时过境迁,到定远上将军猝然亡于北境战场,长子尉迟佑降等袭爵,成为接替的定远大将军时,晟誉的帝王也同样子承父业。

可诚如百姓所知,尉迟大将军就是与先将军如出一辙。从他第一次踏入金銮殿

,只为看清座上的东方皇帝是何长相开始,便是佩刀上朝的。数十载过去,殿上拔刀已成寻常事。

都道如今的四国,明面上战事已休,算是清流的天下。武将们功成身退,回归朝堂,已成四国之中的寻常事。

本来越是功勋卓著的骁勇之将,越该在帝王不再需要的时候利剑回鞘。

但对一直以兵为强的晟誉之国来说,帝王与武将,就只有终年不改的隐晦搏杀。

尉迟家因为上一辈的事情,与皇家的关系差到四国皆知。

但晟誉不至国危,是因为在尉迟将军府与东方皇帝之间,还夹着一位两朝宰辅,钟离源。他凭一己之力,使钟离这个本来凋敝的姓氏,成为平衡尉迟与东方之间的特殊力量。

如今年事已高,白发苍苍,他贵为文官之首,处宰辅之列,担丞相之名,就此是晟誉唯一的宰相,可谓极贵的文臣。

钟离世家本家道中落,族人离散。钟离源少时苦读,后兼有游历四国的卓识眼界,入朝为官后身无旁系势力,才被先皇赏识和扶植,就此步步高升,直至如今两朝元老。

现在的金銮殿已换过一座九龙椅,正是钟离源负责督造的。传言钟离老丞相曾亲自缚袖,雕画那龙椅脚踏上的千瓣莲。

那年的定远大将军一听说,立刻声势浩大地命人往西墙之外投了九石的马粪,说这一墙之隔的源老头家,莲花味太浓,别把将军府也熏成软骨头,得给他压住。

钟离老丞相忍着,也不是非要和将军府做邻居,无奈这祖上传下来的钟离本宅,就是和将军府共着一道南北走向的墙面。想来是无人记得的曾经,尉迟与钟离,本也不分彼此,感情较好。

可现在不一样了,大将军尉迟佑对这长他将近十五来岁的钟离老丞相,视其为皇家的狗腿子,从来都直呼其名,上朝拿刀指着他的乌纱帽时,能把钟离家前院后院的,都骂得转起圈来。

受着这家教的影响,将军府的独生女儿尉迟媱,也从来看那老乌纱帽不顺眼。她骑在将军府西苑墙头称王称霸时,看那病恹恹捧着四书五经,在丞相府东苑傻读书的小乌纱帽,就也不顺眼。

两苑被共墙连着,相府那边在墙角栽一棵蓊郁杏树,那这墙头,自然就成了尉迟媱打小纳凉的地方。

放眼望去,既可见这枝头鲜光温润的青黄杏果,亦可见这京都,织金缀玉的皇城塔楼。

这一辈,京都的尉迟家没有男子了。可出了这尉迟媱,未及笄,方金钗之岁,她孩稚未脱,不显女子的娇羞。满京都想不起来尉迟家的温柔,也只把她当男儿对待。

而相府的小公子,又偏和她相反。

自打被鳏居的老丞相捡来家中,就极其病弱。老丞相善心,曾为这襁褓弃婴遍请晟誉名医。这孩子常年吃着药方,才勉强活到这般大来,与邻居的尉迟媱,虽年龄相仿,体格却差上不少。

他每每被尉迟媱的杏核儿砸到书上,都习以为常好好抖落,抬头望一望那骑在墙头的,高高在上的小女将军,轻轻地唤:“阿媱,你要小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