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府城市井72乡试延後
“什麽?提亲?”
何家镖局内,何宽和其夫人坐在左右主座上,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娃趴在何宽的膝盖上啃糕点吃,碎屑渣子掉满裤腿。
主座前还站着陈三喜,年轻人站得板正,背脊笔直。
“你这是有看对眼的姑娘了?想请你师娘帮你去提亲?”
说话的是何宽,他见陈三喜没有回答,惊得又问了一遍,声音大得像破锣,吓得趴在他膝头的女娃瘪瘪嘴,然後不高兴地伸出一只小胖手在父亲膝盖上拍拍,示意他调小音量。
何夫人也嗔怪瞪了何宽一眼,又温柔笑着看向陈三喜,轻声询问道:“你也到了成家的年纪,有了心仪的姑娘那是好事,就是不知是哪家姑娘?”
何宽像是这才想起正事,连连点头问:“对对对,是哪家女子?”
陈三喜面上仍是平静无波,说话也冷静无起伏,可垂在两侧的手却不自觉攥紧了衣裳。
“师父师娘都见过的,就是我同乡秦家的女儿。”
何宽一愣,脑海里立刻想起一人,惊喜问道:“哎哟!是秦小大夫?!”
何夫人也是又惊又喜,连声道:“早该猜!你这样的木头性子,只有对着秦姑娘才软乎些!那也是个好姑娘,聪明有本事,和你般配!”
“哎呀,好事好事,果真是天大的好事!”
何家都是仁义人,何宽这个做师父的也尽职尽责。
都说师恩如山,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何宽也真把手下徒弟们当做家里人。
尤其是陈三喜,一来他确实有能耐,是个学武的好苗子,性子虽独了些,但为人公正刚直,有恩必报,值得何宽为他花心思;二来陈三喜是个孤儿,不像其他徒弟除了他这个师父,还有亲父亲母照料疼爱,何宽和何夫人也难免多关照一些。
因此,弄清楚这件事後,何夫人是乐意走这一趟的。
她连连道:“好好好!好好好!这事儿你就安心交给师娘,我明儿就寻媒人打听,看这提亲是个什麽章程。”
说起来,何夫人年岁并不大,膝下也只有芽芽一个小囡,还真没帮人提过亲呢。
倒是陈三喜先说道:“提亲的事情先不急,我也是提前和师父师娘说一声。”
何宽一眼瞪过去,怒道:“这事儿哪能不急!急得很!”
“你年轻不清楚!道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秦小大夫又是好本事好模样,家中兄长还是读书的,家境也好!你去迟了,求都求不到!”
陈三喜受了一通教训,却还是坚持道:“提亲礼我得好好准备,而且我来了府城多年,一直住在镖局,也没有房屋。”
“我想着……也该先看好院子,有了安家的好地方才有脸去提亲。”
秦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村里的房子翻修过,在府城也买了新院子,总不能自己两手空空身後也空空就去提亲吧?
说起来,陈三喜也不是没钱。
做镖师苦累,押镖的活儿也不容易,也是何宽有本事,把镖局经营得好,又仁义,对手下徒弟丶镖师都大方,每每押镖分的钱都不少。
陈三喜是存了不少钱的,只是他物欲低,平日也不贪吃穿,让人瞧不出家底。
要他花个一百多两买个秦家那样好几间屋子的院子只怕也不容易,但小夫妻哪里需要住那麽大的院子,买个两屋的小院儿还是绰绰有馀的。
听了陈三喜的话,何宽也渐渐冷静,觉得自己徒弟思虑周全,说得也有道理,又立刻笑嘿嘿起来。
“也是也是,还是你小子考虑得周全。”
这头说定了,那边秦般般也大大方方同家里人说了这件事。
崔兰芳起先有些惊讶,但很快激动地笑开。
“三喜?三喜……好啊,三喜是个好孩子!要是他,娘放心!”
崔兰芳知道自己两个孩子都是心里有主意的,这婚嫁一事自己做不了他们的主,可有时候也忍不住担心。
现在听了秦般般的话,立刻放心下来,再想想陈三喜,更是高兴了。
三喜也算她看着长大的孩子,从小就有担当,和她家般般也是从小长大的情谊。
两人的事儿在两家大人眼前都过了明路,就等着提亲定下来。
陈三喜急着看房子,可惜天公不作美,这隔三差五的下雨,出门都麻烦,看房子的事儿也耽搁下来了。
一连两个月,到七月这雨才渐渐少了,天也一日一日放了晴。
连着几个月的雨,倒浇灭了今年的暑气,原本七月还热着,但那今年却格外凉爽。
陈三喜寻牙人看了几天房子,最後定下一处八十两的小院儿,挨着春街的喜帖街,名字好寓意好。
最重要的是离春街近,离杏林街也近,走水路去河沿街也不过是一刻钟的时间,到时候两人成了亲,秦般般不管是回娘家还是去医馆都方便,而且转角就是春街,全是女儿家爱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