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般从前的性子内向腼腆,连说话都慢悠悠的,也不敢放大声音说。现在好多了,壮了胆子,柳谷雨也想她多说说话。
般般冲着客人点头,说道:“圆子也卖,甜汤丶甜水也都卖!只是又加了一样菌子肉酱。”
“您闻闻,可香了!!都是自家在山里捡的新鲜菌子,放了好多肉,好多油,用来拌面拌饭,或是沾馒头,都好吃!”
她将装满肉酱的竹筒递给客人看,肉糜和菌丁混在一起,裹上香喷喷的酱料,油星子泛着光,肉糜的香味丶山野的鲜味,勾得人馋虫直叫。
这味道吸引人,有几个过路人也被香味勾了过来,纷纷问卖的是什麽。
般般又把刚刚说给第一个客人听的话讲了一遍,最後还补充道:“这几天的菌子新鲜,天气也凉快,肉酱能放个四五天,我们也只做个新鲜,下个月就不卖了。我家里人少,多了也做不过来,每天只卖十筒!”
“一筒二十文。您瞧瞧,这麽深的竹筒,要是一家四口,拌面吃能吃两顿了!绝对划算的!”
本来还有人犹豫,一听只做一个月,下个月就不卖了,又听说一天只卖十筒,都觉得抢手。
最开始问的汉子立刻忘了自己原本要买的东西,一把掏出铜板喊道:“买!要买的!给我来两筒!”
这汉子出手大方,直接要了两筒,然後抱着两只竹筒高高兴兴回了家。
排在後面的客人们立刻围了上来,你一句我一句争相喊着“给我一筒”“我也来一筒”,没多久,十筒菌子肉酱就全卖了出去。
来迟的客人听说卖空了,在摊子前捶胸顿足,直说明天要早些来!
牛大为,也就是最早买肉酱的汉子,他抱着装满肉酱的竹筒高高兴兴回了家。
他家住在挨着罗带河的民巷里,刚进巷子就闻到浓郁的香油味,正是他家院子传出来的。
刘大为家境不错,家里捏着香油方子,是传了好几代传到他手上的,牛家也靠着这个方子在镇上买了院子和小铺面。
他家香油在镇上也是出了名的,是老手艺,味道好,就连饭馆酒楼都从他家香油铺子拿货。
家里有钱,所以也常常下馆子。
刚进门就看见一个戴虎头帽丶穿花袄裙的小姑娘奔了出来,边跑边喊:“爹!我的红豆圆子呢!”
嘿!完了,给忘了!
牛大为这才想起自己出门是给闺女买红豆圆子的!
小丫头挑嘴,家里煮的面条不乐意吃,就要吃外头卖的。前天是鸡肉馄饨,昨天是枣泥馒头,今儿又要吃红豆圆子。
家里只这一个孩子,牛大为疼得跟眼睛珠子似的,事事都依着,这不,一早就出门给闺女买红豆圆子去了。
可惜了,被香喷喷的肉酱馋得走不动道,啥都给忘了。
他蹲下身单手抱住女儿,愧疚说道:“宝儿,对不住,爹给忘了。今天咱吃肉酱拌面好不好?明天再吃红豆圆子,明天爹一定记着!”
小女孩儿才四五岁的年纪,一听这话就瘪了嘴巴,眼睛里蒙上雾气,说话都带着哭腔了,委委屈屈说道:“宝儿不喜欢吃面条,宝儿想吃甜甜的圆子。”
牛大为一个头两个大,忙哄道:“哎哟,小祖宗,可别哭啊!你看看,这个肉酱也是爹在外头买的,你闻闻,是不是特别香!拌面条肯定好吃的!”
……香,好香。
小女娃啜泣着吸了吸鼻子,然後吹出一个透明的鼻涕泡,又抽抽搭搭说道:“真的好香啊,可是圆子……”
牛大为拿帕子给女儿擤了鼻涕,又哄道:“那我们今天试试肉酱拌面好不好?要是不好吃,爹再去给你买红豆圆子。”
小女孩儿倒也乖巧好哄,立刻转涕为笑,又奶声奶气说道:“好。娘在煮面条,宝儿拿去给她!”
她抱着一只竹筒就往竈房走,个子不大,走路却稳,一边走一边高声喊娘。
这时候,一个老妇人从屋里走了出来,她显然听见了刚才父女俩的对话,也听到了孙女的哭泣,对着牛大为说道:“你和宝儿说那麽多做什麽,小娃娃好哄,你就说圆子卖完了不就好了,免得她哭。”
牛大为先喊了一声娘,又说道:“那哪成!我这当爹的,咋能教孩子说谎哩!”
老妇人顿了一会儿又说:“你说得也对……”
母子两个说着话,一个年轻妇人抱着女孩儿从竈房探出头,朝外喊道:“娘,大为,挑面条了,快进屋准备吃饭!”
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前,面条拌匀了肉酱,根根泛着油光,酱汁褐亮浓稠,肉沫和菌丁裹在一起,满口留香。
“宝儿以前都不爱吃面条的,今天也吃得香嘞!”老妇人摸了摸孙女的头发,乐呵呵笑着。
儿媳说:“这肉酱好吃!诶,大为,你上哪儿买的肉酱,这味道是真不错,也不知道都加了什麽作料。”
牛大为:“就那家卖圆子的,今天也卖肉酱。俏得很,一天就卖十筒,亏我去得早,晚了还买不到呢!”
小女孩儿吸溜着面条,软声说道:“好吃!我明天不吃圆子了,还想吃面条!”
……
牛家今早发生的事情,别家也有上演,都说这肉酱做得好!
柳谷雨在东市的摊子名声更大了,就连一些不爱吃甜食的客人也找上门,就为了买肉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