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府城市井30重阳诗会
听清杨肃的话後,秦容时微微蹙眉,低声问道:“你说这是学政大人的诗?”
他还反问了起来,仿佛毫不知情。
杨肃急了,连忙说:“是啊!就是他的!他的诗我都读过!这下完了,这都偷丶偷到学政头上了!这诗要,要丶是拿出去,他丶他肯定生气啊!”
说着说着,又结巴起来了。
杨肃此人在书院并没有什麽存在感,他学问不错,可为人过于怯懦,又不爱冒头,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夫子丶先生对他也少有关注。
他这人倒是一心想学,不上课的时候都泡在藏书楼里,是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人是个聪明人,也有学识,可胆子太小,每次进了考院都怯场,次次考试都发挥失常。
杨肃急完,又悄悄看秦容时一眼,小声反问道:“你写的,你真不知道?”
秦容时神色淡淡,从包里拿出那本《三鼎甲诗选》,状似随意地说道:“书里看的,方才随意看到一首咏菊诗,正好现在就用到了。”
这书还崭新着,想来放在藏书楼都没什麽人借阅。
杨肃瞅了一眼,小声嘀咕道:“这麽偏门的诗你也看啊?”
状元丶榜眼丶探花合称作“三鼎甲”,顾名思义,这《三鼎甲诗选》就是历届三鼎甲的诗作合集。
但并不是所有状元丶榜眼丶探花都擅长作诗,所以学生们读诗也多是读历朝历代出名的诗人诗作,所以这本《三鼎甲诗选》才会少有人借读。
新任学政是探花出身,曾在翰林院任职,後调任江州学政,这诗选里自然也有他的诗作。
可杨肃觉得奇怪。
他嘀嘀咕咕:“你真不是故意的?这首诗是学政年轻时所作,那时候都没有考中探花呢,那麽早的诗你都背下来了?”
秦容时反问:“我知道有什麽可奇怪的?你不是也知道吗?”
一听这话,杨肃又结巴了,语气都慌了起来:“我我……我……我听说学政要参加此次诗会,所以丶所以多了解了一些,想着能在诗会上投其所好。”
秦容时听笑了,扭头看向杨肃,又是反问:“你说你想在诗会上引学政大人注意?”
不是秦容时有心嘲笑他,之前柳谷雨就说过,说杨肃这叫什麽……社恐?
他这样的性格,只怕都不想参加诗会,只想一个人缩在屋里才觉得快乐安心。
杨肃“我我我我”了老半天,一个字也没有说出来。
倒是秦容时说道:“我真是凑巧看的,见是咏菊佳作才背了下来。”
杨肃信了,还点着头说道:“那看来你是真不知道了!这实在是太巧。”
他同秦容时道了别,又继续暗自嘀咕着“太巧”,一边自言自语嘀咕,一边朝着藏书楼去了。
等人走後,秦容时才翻开手里的诗集,见书中夹着一枚桂叶书签,而那一页前排就写着“杨万乘诗选”。
杨万乘,正是新任学政的名字。
至于秦容时是真的想要读诗,还是早有计划将这篇冷僻少有人读过的《咏菊》塞进曾为的脑子里?这事儿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或许今天撞见这档子事,也只是给他搭了个台阶,曾为也算求仁得仁。
*
九月九日,重阳节。
秋高气爽,满目金风玉露,橙黄桔绿,正是登高赏景的好时节。
今日去的是城外翠微山,山上银杏树极多,这时候银杏叶已经黄了一半,金翠交织,铺得漫山都是。
听说山上还有一面镜湖,也是赏景的好地方。
“二郎,你快出门吧,不用等我。你是去参加诗会的,我是在後厨帮忙,咱也不在一处,你先走,去找你的同窗。”
柳谷雨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冲着旁边帮忙的秦容时说话。
秦容时已经穿戴整齐,一身松绿圆领长袍,宽袖衣衫,眉眼黑浓,鼻梁高挺,唇畔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清晨的阳光落了下来,细碎金斑照进他的眼睛,更显出两分温润和气。
他点点头,又不厌其烦叮嘱道:“下午等我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