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第二个穿越者怎么打 > 分发种子(第2页)

分发种子(第2页)

“是,是。”“听孟先生的。”

有人听话答应,有人敷衍了事,孟辉没再管,他已尽到提醒义务,若是有人掉钱眼里,他也没办法。

粮商和外县官府走水路运粮,河汊码头热闹非凡,泊位每天停满船,这是尚未建成,已声名远播。

竹竿上旗幡迎风招展,蓝底白字,“河汊码头”是孟辉所书,王三禾裁好紧急缝制的。

一开始要取名“刘家庄码头”,但是给人感觉是刘家的,孟辉在这,刘家人不敢居功,叫“孟家码头”也不合适,最後孟辉拿主意,就叫“河汊码头”,简单明了。

码头还有配套仓库丶食肆客栈,全村一起经营,只有茶肆是孟辉亲自设计,归他一家所有。

现在完全建成正式营业的也只有茶肆,这几日在後院临时搭起竈台,给官员商人和来往船只提供饭食。

茶水饭食都要钱,运货力工是自己村的,村民能赚点额外收入,也体会到有码头的好处。

忙完这波村民们继续投入建设,劳力都回来了,说建也快,还有一队人给孟辉建厂房。东山脚下有块荒地,土质太差不长庄稼,孟辉跟村长要来,要建个食品加工厂。

厂房简单,孟辉提出需求,其他的交给张二叔,他要着手办第二件大事:分发种子。

他家南瓜大半送给高老板,还有其他粮商,见者有份,孟辉希望通过他们将种子带出去,越远越好。

路过的艄公也送,只要求他们在停靠的地方传句话,“河汊码头赠送新作物种子,有需者尽快来领。”

村民们陆续将晒好的种子送来,收集到一麻袋,孟辉运到码头茶肆分发。

这几日他和三禾分头行动,上午他上课,三禾坐镇茶肆,下午他来茶肆,三禾回家做家务,继续收种子,乡村生活硬是过出通勤的感觉。

茶肆外有好些外村人,有来领种子的,也有纯凑热闹,闻讯赶来的货郎大声叫卖,码头食肆紧急开业,客栈偶尔也能接到客人,俨然形成一个小街市。

孟辉领着孟家一群孩子进来,问:“上午发出去多少?”

王三禾将账册递给他,答:“六百七十五粒,大多是远路镇子,还有几个隔壁县的。”

“传这麽远,大老远跑一趟不容易,多给他们些。”

“嗯,种子不多了。”

“再发三天,让远路的帮忙传话,省得後来的人跑空。”

茶肆里有几个歇脚的商人,听说这里有新作物种子,想多买些,可惜孟辉只送不卖,一人限领五粒南瓜子,若是对番茄辣椒感兴趣,也可以拿些,但是不多。

商人转而打听红薯,有几个村民自己接洽上了。

陈氏看着店,孟辉和孩子们去後院吃饭,最近午饭都在茶肆解决。下午孟辉继续不慌不忙发种子,陈氏领几个小的回家,红云和五英留店里帮忙。

红云有些腼腆,五英挺放得开,说话大方得体,还挺有经商头脑,将家里做的柿饼番薯干拿来卖,一小份五文钱,一天能赚几十文。

孟辉干脆拿来家里闲置的小黑板,让她写上茶水小食价格,五英捏着粉笔有些不好意思,她识的字不多,红云接过粉笔帮她补上,再有不认识的三禾写。

“要好好学习,有文化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嗯。”王五英红着脸答应。

孟辉打算将茶肆交给陈氏经营,他和三禾要教学,几个孩子要上学,只有陈氏闲着,还有张二婶子,这几日明里暗里,非常积极。五英他们可以下午来帮忙。

这边告一段落,东山厂房也已建好,孟辉终于可以投入到自己的生意中,他家红薯一颗没卖,等着加工成粉条呢。

这个工厂用来做粉条和腌酸菜,他打算带上孟家丶张二叔和村长一起干,这两样工艺简单,一学就会,流传出去是时间问题,孟辉不担心,能让他赚到一两年的钱就行。

熬红糖稍复杂些,他不打算教外人,留着给几个孩子傍身。

食品厂不开工钱,直接分成,每家分一成,额外给他的小夥伴张平一成,孟辉独拿六成。几家都没意见,觉得孟辉肯带他们赚钱,是他们占便宜。

孟辉给自己的定位是总经理,他提供技术,接洽生意,其他几家是股东,也是工人。一个完备的工厂还得有财务,由王三禾担任,他很擅长记账。

草台班子组建完毕,先干起来再说,边干边改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