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朕的江山如画下一句 > 第174章 周玄的审视与展望(第1页)

第174章 周玄的审视与展望(第1页)

御书房内,烛火将周玄的身影拉得悠长。案头那份沉甸甸的五年计划中期报告,仿佛一块棱镜,折射出帝国过去三年波澜壮阔的图景,也映照出前路潜藏的暗礁与风暴。

他心中的喜与忧,并非简单的对立,而是如同光与影,相互交织,构成了此刻复杂的心境。

喜,是实实在在的。边疆的烽火台久无狼烟,商旅的驼铃响彻昔日的险隘,这是武力强盛带来的“止戈”之效。

市面上,来自天南地北的物产更加丰富,价格甚至因运输成本的降低而有所下降;寻常百姓家,灵能灯取代了摇曳的油灯,妇人用上了省力的灵能纺机,这是民生改善最直观的体现。

国库岁入连年增长,让他有底气去规划更宏大的工程。而灵工学院里传来的热烈辩论声,各工坊中技术工匠专注的神情,则让他看到了帝国最宝贵的财富——人的潜力被激,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正在形成。

然而,忧思亦如影随形。能源瓶颈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北疆能源计划虽已启动,但远水难解近渴,且技术风险未知。

更令他警惕的是,工部一份密报提到,京城外的几条河流,靠近工业区的水段,已现鱼类稀少、水质异样的现象,怀疑与某些工坊排放的未经处理的“灵渣”有关。而一些居住在大型灵能炉附近的居民,也开始抱怨夜间有低沉的、扰人清梦的“灵噪”。展带来的环境代价,已初现端倪。

朝堂之上,新旧观念的冲突虽未表面化,但暗流涌动。

一些凭借新技术崛起的“灵工新贵”,开始不满于现有的政治地位,渴望更多话语权;而传统势力则在努力适应新的游戏规则,试图保住影响力。

社会阶层在快流动中产生的摩擦,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来平衡和疏导。

外部世界也绝非波澜不惊。周边几个大国和修行圣地的使者,近期的来访明显频繁,言辞间试探多于恭维。

从墨家机关城传来的零星情报显示,一些势力已不再满足于惊叹,而是秘密加大了自身相关研究的投入,甚至可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联合,意图对大周形成技术壁垒或进行遏制。

最让周玄陷入深思的,是一些看似遥远却至关重要的“软”问题。灵话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信息传递的便捷也意味着谣言和负面情绪可能以前所未有的度扩散。

未来若“灵网”真能实现信息交互,那么信息的管控、个人隐私的边界、乃至舆论的引导,都将成为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灵械化”的终极形态是什么?那些拥有一定自主判断能力的灵能机械,其行为边界和责任归属又该如何界定?这些技术伦理问题,看似虚无,却可能在未来引巨大的社会危机。

“治大国如烹小鲜啊……”周玄轻叹一声,目光重新落回空白的画卷上。他提起笔,蘸饱了墨,却未急于落下。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无到有”的突破,是打破旧框架的狂飙突进。而第二个五年,则需是“从有到优”的深化,是构建可持续未来的精耕细作。

他运笔如飞,不再是简单的提纲,而是开始勾勒具体的脉络:

能源优先,双管齐下:不仅要举国之力支持北疆风火能源基地和导灵网建设,确保中期能源安全,更要设立“皇家灵理科学院”,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探索“灵聚变”等颠覆性理论的可行性,为长远能源自主打下根基。

灵网拓展,软硬兼施:“灵网o”覆盖全国主要城镇的同时,立即启动“灵网o”研,重点攻关信息编码、存储和简易交互技术。

同步成立“灵讯管理司”,提前研究网络法规、信息安全和舆论引导策略,做到技术展与规范管理同步推进。

浮空舰计划,战略制衡:“南天门计划”不仅是打造空中力量,更是整合现有灵气科技最高成就的平台。

它将极大提升战略投送、威慑与打击能力,是确保大国地位、应对可能的外部遏制的关键筹码。

绿色展,未雨绸缪:下令灵工部联合太医署,研究灵渣、灵噪对环境和生灵的影响,制定《灵能应用环境标准》,严格排放监管。

鼓励“循环灵能技术”研,对废灵渣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工坊给予税收优惠。展,绝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青山绿水为代价。

深化融合,文化引领:推动技术、经济融合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层面的融合。鼓励创作反映新时代风貌的文艺作品,举办跨种族的科技文化交流活动,倡导“互利共赢、共同进步”的价值观,从思想和情感上消弭隔阂,筑牢命运共同体的根基。

笔锋最后重重一顿,周玄在画卷的留白处,写下两行字:

“技术爆炸易,文明转型难。”

“唯有保持敬畏,勇于革新,方能于浪潮之巅,行稳致远。”

他放下笔,深深吸了一口气。第二个五年的蓝图已然绘就,前路挑战丛生,但他目光坚定。

他知道,自己引领的这个古老帝国,正行驶在一条前所未有的航道上,没有现成的海图,只能依靠勇气、智慧和一丝不苟的谨慎,去探索那充满无限可能,也暗藏风险的未来。

喜欢朕的江山,画风不对请大家收藏:dududu朕的江山,画风不对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