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锦兴奋地拍手,“就是要看得远一点!”
刘德二听得一知半解,但还是兴奋地说:“种树我懂!先挖坑,再浇水!”
“对对对!”苏锦开心地说,“德二说得对!”
---
“那具体怎么种这棵树?”陆在行好奇地问。
“先,我们要把根扎深!”苏锦认真地说,“就是要把基础打牢!”
“然后呢?”
“然后,我们要让枝叶茂盛!”苏锦继续说,“就是要扩大规模!”
“最后呢?”
“最后,我们要结出果实!”苏锦兴奋地说,“就是要让更多人受益!”
“这个比喻很生动!”萧廷赞道。
“嘿嘿!”苏锦得意地说,“我昨天想了一晚上呢!”
---
“但是,”萧廷话锋一转,神色变得严肃,“我们也要小心暗潮涌动。”
“什么暗潮?”苏锦好奇地问,小脑袋歪向一边。
“券制成功了,肯定会有人眼红,”萧廷分析道,“可能会有新的阻挠。”
“比如?”
“比如有人可能会恶意竞争,”萧廷说道,“或者散布谣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有可能有人会模仿我们,”苏锦想了想说,“但做得不好,反而坏了券制的名声。”
“这些都是可能的。”萧廷点头。
“那我们怎么应对?”苏锦问道,小脸上露出认真的表情。
---
“先,我们要保持领先优势,”萧廷说道,“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对!”苏锦用力点头,“我们要跑得比别人快!”
“其次,我们要建立品牌形象,”萧廷继续说,“让大家认准我们的券制。”
“怎么建立品牌?”苏锦好奇地问。
“比如统一的标识、统一的服务标准、统一的质量保证,”萧廷解释道。
“这个想法很好!”苏锦兴奋地说,“我们要让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正宗的券制!”
“嘿嘿!”她开心地笑着,“就像老字号一样!”
刘德二在旁边兴奋地补充:“就像张记包子铺一样,大家都知道是正宗的!”
“对对对!”苏锦开心地拍手,“就是这个意思!”
---
“还有,”苏锦想起什么,“我们要培养更多的人才!”
“为什么?”陆在行问道。
“因为要推广到其他地方,需要很多懂券制的人,”苏锦解释道,“我们不能什么都自己做。”
“那怎么培养?”
“开办培训班!”苏锦兴奋地说,“教大家怎么操作券制!”
“这个想法很好!”萧廷赞道,“既能扩大影响,又能保证质量。”
“而且,”苏锦继续说,“我们还可以编写教材,把经验总结下来!”
“教材?”刘德二好奇,“就像读书的书吗?”
“对对对!”苏锦开心地拍手,“就是教人怎么做券制的书!”
---
正在这时,有人来报告。
“苏姑娘,外面来了很多商人,”来人说道,“说是想了解券制推广的事。”
“这么快就有人来了?”苏锦惊讶,“消息传得真快!”
“看来大家都很关心。”萧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