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不好说话,只能软化了一双桃花眼,眼巴巴瞧着近前的人,试图用眼神暗示。
【还是快跳过吧(磨刀bgm),对我们都好。】
看似被恳求实则被威胁的人眼底泛上笑意,缓缓松开了手。
*
北宋汝窑天青釉荷叶笔洗。
即使在看到实物之前乐璨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当那抹淡雅的天青色映入眼帘时,依旧令他呼吸一窒。
跨越千年而来到的美学与浪漫,在如今依旧美得令人心醉。怪不得後世仿汝窑者如过江之鲫。
只不过可惜的是,宋朝之後仿者再多也没有谁能够达到北宋汝窑的水平,完美重现它的极致东方美学。
所以,能够完美保存至今丶数量稀少的汝窑,件件都是传世名器级别的宝贝。
看着瓷器表面如蝉翼纹路的釉表,乐璨压低了呼吸的声音,耳边仿佛响起了开窑时叮叮咚咚,如风铃般清脆动听的开片声音。
不过可惜,他对古董研究的不多。
能做到的,也只是通过颜色和开片这两个表面上的特征,估摸着这件汝瓷的可靠程度应该不算低。
具体是否真的可靠?
乐璨擡头看向身旁表情严肃的人。
席韫眉头微凝,取过一旁的手套戴了一只手,另一只手则维持着裸手的状态。
他准备上手去触碰,去感受这件瓷器。
一般瓷器的鉴定需要手感作为一项重要依据,本不需要戴手套。但是汝瓷的珍贵程度远超一般,加上年代久远带有开片的表面也需要小心对待。
即使不确定东西真假,席韫依旧选择了最稳妥的方式。
那只备受瞩目的汝窑天青釉荷叶笔洗,正静静地摆放在垫着软布的桌子上。漆黑的绒布,更衬得它釉色漂亮丶釉面蕴润。
离得近了,才发现它通身的颜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均匀,而是有着深浅的过渡。而青色中深浅交织的开片纹路,更为这件瓷器增添了一份破碎的美感。
这让很多鉴定者,对待瓷器小心翼翼的态度,也变得更加谨慎了。
乐璨看席韫倒是如常。
他没有因为顾忌太多,变得缩手缩脚,而是稳稳地将这件汝瓷笔洗翻过来。只不过整个过程中,瓷器只稍稍离开了桌面,始终还与它保持着不高不低的距离。
瓷器的底部,光滑的器物表面,三个芝麻粒大小的支烧钉痕占据了三个不同方向。如果将每一个支钉痕用线串联起来,便能得到一个近乎完美的等边三角形。
乐璨轻叹一声,对于支钉痕存在的感叹,也是感慨于支钉痕的存在。
这一句看似绕口,其实并不矛盾。
满釉“裹足支烧”的技法,让汝窑瓷器不像其他的瓷器一样圈足露胎,最大程度上达到了近乎满釉的结果,让汝瓷达到了近乎完美的表面。
但是也只是近乎。
三个芝麻点大小的支钉痕存在于通身天青色的汝瓷身上,依旧还是白玉无瑕。让人不禁遗憾感慨,如果没有这三个小“芝麻粒”,这件瓷器会不会更加完美……
“九为数之极。”
从支钉痕观察瓷器胎质的席韫突然开口。
乐璨半垂下的睫毛颤了颤,像是只翩跹的蝴蝶。
“想要追求十全十美是人之常情……”
这次乐璨主动接上了他理解的下半句话:“但事实通常都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对吗?”
席韫擡头向聪慧的青年微微一笑,手中拿着的汝瓷也悄然放归了它原本的地方。
“是,你理解得很快,也很对。”
如此直接地得到了认可,青年的脸上蓦地绽开灿烂的微笑。
不过这抹晃人眼的笑并没有持续太久,而是像夏日夜晚绽放的焰火,绚丽耀眼也转瞬即逝。
乐璨不傻,高兴之後,他便理解了席韫话语之中的潜台词。
也就是说,他的心中对这只北宋汝窑天青釉荷叶笔洗的真假,已经有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