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其那时候也是这么想的,想法倒是好,可是实践起来并不容易,可谁知道,上天给了她这么一个奇妙的机会,不知不觉中,她竟然真的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可见人就是得有些想法,要是想也不敢想,老天爷想帮你实现也实现不了呀。
农忙这一阵过了,大伙儿又闲了下来,也就是地里除除草浇浇水,不算太忙,对于林家来说有一件要紧事,那就是要帮着操持周好定亲的事儿。
对于林家来说,周家两家人也算是自家人了,虽说这两家人是被他们买回来的,可这么些年相处下来,也知道周家人的人品,吴氏也是看着他们家的几个孩子长大的,那还能不帮忙了?
说好的六月中旬王家人上门来提亲,可其实六月初他们就到了地方,先在镇上安顿好,然后带了些礼物上家里来拜访,两边商议好定亲的日子,又要多做准备,这些日子王家人就先住在镇上的客栈里。
等到了定亲的时候,托媒人上门下聘,周家这边还要摆宴席,也没有请村里的人,就是林家人顾家人,还有他们山上的那些人一块儿吃一顿,算是乐呵乐呵。
王家离得远,这两个孩子定亲就不能像别的人家那样六礼按着顺序来,这一次过来能办成什么事儿就办什么事儿,千万别耽误了,这一趟一趟的跑多麻烦呀,这一回来把事情都弄得差不多,来年过来迎亲,这亲事也就算是成了。
两家人定好了六月十八正式下聘,这些日子,王家住在镇上,周家这边可忙活着呢。
这些年来,林家给他们的工钱也不少,周家人干活十分认真,林家并没有亏待他们,也是拿得出钱来的。
再者林家也会帮忙,这周好定亲,必定是办得热热闹闹的,肯定让村里人羡慕。
在山上不好摆,所以宴席就摆在林家,这些日子可都在准备着呢,就等着好日子到来。
许个好人家
左邻右舍的也有不少上家里来帮忙的,眼看着好日子近了,这天气又热,好些东西不能提前准备,就得人多一点,要不然根本就忙不过来。
宣氏和林长源又到府城去了,少了一把好手,又不想委屈了周好,还真是有些忙。
顾家人也有不少过来帮忙的,思其每日都带着孩子到这儿来呢。
周好这些日子就在山上没下山来,只等着定亲了,她得给永清做一些贴身的小件呢,最好还要做一身衣裳,定亲的时候都要交给他的。
对她来说,这事儿可十分要紧,公婆得看看这新媳妇儿手艺到底如何啊。
永清和她虽然没见着面,但是两个人都是一样的紧张,王家那边也是一直操持着聘礼的事儿。
从家里带来了不少,又在这边置办了许多,像是什么鲜猪鲜羊,鸡鸭鱼之类的,就得到这儿再来操办,从家里带来,那不得坏了啊?
这镇上能买到的东西也不少,有一些没办法买到的,周康就帮他们到县城去买。
王家人住在镇上,林家可是打了招呼的,让婉云他们帮着照看一下,这要是有什么麻烦,他们人生地不熟的,还真是不好弄。
有周康和婉云夫妻俩在,什么事儿都能解决了。
本来周家房间也不少,这几年周康挣了些钱,把隔壁的小院子买下来,两边打通,家里可大了许多,住他们是住得下的,王家人怕给他们添麻烦,就要住客栈,他们也就没有强求了。
可时不时的也会上家里一趟,周康和婉云十分的热情,能帮上什么忙就尽力去帮。
这些年,周家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周康知道这到底是因为什么,要不是林家人愿意带着他挣钱,家里又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日子过呢?
婉云生下了双胞胎儿子之后,在周家也算是稳固下来了,周老婆子之前三天两头的跟她找麻烦,就是因为她没生出个儿子来,后来一下子生出来俩,林家又帮忙让周康挣更多的钱,周老婆子还有什么可说的?
也不管她是不是真心吧,反正如今对婉云那叫一个好,走在外面,还有人说像是母女一样呢。
婉云经历了那些事,自然也不会像从前一样傻了,面上这样自然是好,可她也不能真的就认为这周老婆子把她当成了自己闺女。
面上婆慈媳孝自然是没什么问题,可这心里得分得清啊。
这一回,周家的姑娘办喜事,林家那是当成了自家事在办的,周康自然也要帮忙。
王家人偶尔上家里去,周老婆子也十分热情,方方面面的都照顾得十分周到。
马上就到定亲的日子了,这一日,王家人又上门来,这一回永清和正远都是来了的,虽说是给永清定亲,但是正远惦记着周兴啊,能来看看他自然会来的,所以就他一个人跟着永清他们一家子来的。
后日就要定亲了,还有些东西需要买的,今日王天祥是想上门来问问,看着合适,婉云就留他们吃午饭,周康也在家呢,这还算是热闹。
忙忙叨叨的吃完了饭,周康带着他们去买东西,婉云则是和周老婆子在家收拾碗筷。
正忙着呢,周老婆子忽然说了一句,“那个年岁小些的,是不是还没定下亲事呢?我瞧着和咱家静秋倒是挺合适的。”
一听这话,婉云忙说道,“娘啊,您这又是惦记什么呢?静秋嫁那么远做什么?看也看不着,再说了,那一个好像也是要跟周家的姑娘定亲的,另一个姑娘只是年岁小些,估计过两年议亲。”
听了这话,周老婆子泄了气,“哎呦,我还想着那小子挺不错的,你看看人家家里多会想啊,姑娘年纪小小的就把亲事都给说定了,咱们也该给静秋找个好的,静秋岁数也差不多了,要是相不中合适的,等她大了,那不是更不好找吗?婉云啊,要不然托给巷子口的李媒婆,能给咱们静秋说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