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刚听了那么久,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是成心的吧?还把不把我当一家人了?”
梦珊不说,完全就是因为不好意思,毕竟这会儿商量的是她的婚事。
她也就听了一会儿就不好意思的往灶屋里来了,这会儿让她说出来,哪里好意思啊?
不过见杜氏生气了,她也不能什么都不说,“就是…就是…奶奶托了媒婆给我找婆家,这事儿有眉目了,说的就是这个,可没有排挤二婶的意思,二婶别生气。”
杜氏这才明白过来,“这么回事儿啊,怎么样啊?给你找了什么样的人家,给我说说呗,你二婶也是过来人,给你看看到底怎么样。”
“我跟你说啊,咱们女人就得嫁个会疼人的,你瞧瞧我,当初就是没看明白,嫁了你二叔,你看看现在这日子过得多糟心啊,谁也不护着我。”
这话梦珊就没办法接了,只是嗯了几声便埋头做饭,不跟她说话了。
上房里,吴氏把事情说明白了,笑着问林长富夫妻,“老大,你们俩也听明白了吧,你们说说这事儿到底怎么样,那陈平你们都是见过的,在咱们家住了好几日,当初他过来估摸着就是相中了大丫头,我就说那小子来咱们家做什么,原来是为了这个啊。”
林长富和刘氏脸上带着笑意,笑着说,“娘,我瞧着也好,这事儿爹娘做主了就是,咱们家没分家,做主的还是爹娘。”
这时候儿女的亲事就是长辈做主,林家都还算好的,至少要让孩子知道对方是谁,还问问意见,更多的人家是直接就把婚事给应下来了。
姑娘家出去串个门子什么的,回来家里人就告诉你给你定下了亲事,这都是常有的。
林德正笑着说,“陈平当初来咱们家应该就是为了大丫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见过,左右是相中了,就冲他这份儿心,我也觉得是个好的。”
“再者相处过几日,他身上的确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他爹是子俊子康学堂的先生,又有一层关系在,更为亲近一些,这样的读书人也讲道理,大丫头嫁过去不至于受了委屈,咱们也放心。”
“这陈家的门第嘛,咱们也不是攀不上,毕竟老五也有举人的功名,虽说现在没做官,也不在家里,但是这功名是实实在在的,大丫头嫁一个教书先生的儿子也说得过去。”
经林德正这么一分析,大家就觉得更加合适了。
当初陈平来的时候刘氏就很满意,自己也在心里琢磨过,要是自己的闺女能嫁这样一个人就好了,谁知道竟然成了真,现在这亲事多半是要成了。
吴氏叫大家过来商量,主要也就是为了林长富和刘氏的意见,他们两个人同意,那这事儿他们也会点头的。
陈平那小伙子的确是不错,挑不出什么毛病,他们老两口也很满意。
吴氏一拍大腿,笑着说,“那好,这事儿咱们就先定下来了,明日张媒婆还要上门来,我就给她回个信,她去回了陈家的话,大丫头的亲事也就该张罗起来了。”
现在梦珊虽然才十六岁,不算太大,但是成亲也是很麻烦的,现在就算是定下了亲事,怎么也得明年才能成亲,那就十七了,怎么都该嫁了。
这么一算日子,还真是拖不起了。
思其一直都在边上听,这会儿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么快就给确定下来了。
陈家那边听到了消息,让媒人过来正式提亲,然后合八字下聘礼定婚期,这样以后大姐可就是别人家里的人了。
一个女人的下半辈子就这么被定下来,整个过程她甚至都不需要在场,不需要问过她的意见。
刚刚开始说的时候大姐还在这里,一听是要说她的婚事,立马就去了外面,想来她心里也是清楚的,这事儿自己根本不用说什么,长辈满意就行。
思其摇了摇头,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以前听过无数次古代女性如何嫁人,虽然也觉得让人无法接受,但是从没有过现在这么直观的感受。
杜氏不服气
梦珊和这时候大多数女性比起来还算是幸运的,因为家里人让她知道了自己嫁的人是谁。
虽然没有问她的意见,但是思其相信,要是她不满意,能够勇敢提出来,这桩婚事也成不了。
林家算是很在意孩子想法的了,就算是这样思其都很受不了,更何况这时候普遍的现象了。
她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强悍一点才行啊,至少自己要嫁给谁应该由自己说了算吧?
杜氏做好饭,这就往上房端了,刘氏和宣氏也赶紧带着几个孩子去帮忙。
到了灶屋里,杜氏笑着说,“大嫂,梦珊的婚事定下来了啊?定的是哪家啊?”
刘氏挺高兴的,笑意掩藏不住,“说来你也知道,就是陈平,子俊他们学堂先生的儿子。”
杜氏一听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还想追问,结果刘氏端饭出去了。
她赶紧拉着思瑶问,“思瑶,真是定了陈家啊?陈家咋看得上咱们呢?”
她这么说话就不讨喜,思瑶面上没表现出来,微微一笑,“二娘,咱们家比起陈家也差不了多少的,五叔也有功名呢,而且还是陈家找人来说的,那肯定是觉得大姐好。”
杜氏撇撇嘴,心里不乐意了,刘氏的女儿,凭什么能嫁这么好的人家?
这时候教书先生地位还是很高的,很受人尊敬,陈家自家有地,又有学堂的收入,日子肯定比普通的乡下百姓要好。
杜氏觉得陈家好,但是陈家看上了梦珊,这一点就让她觉得很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