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过后,上天就像打开了某个开关一样,第二场,第三场的雪如约而至。
清妍她们从一开始的欣喜,惊奇到后来的习以为常,也就间隔了那么几场雪。
“清妍,外面又下雪了,这天也太冷了。”
红姐哆哆嗦嗦的从外面进来,麻溜的钻进被窝。
“又下雪了,这是第几场雪了?”
清妍也紧了紧被子,红姐刚才进来,带进来一阵凉气。
还好,被窝没有凉,还能再躺一会。
“数不清了,感觉从第一场雪以后,几乎隔几天就下一场。
昨天赵东还说呢,这都是小雪,真正的大雪还没下呢。
鹅毛大雪那可不是夸张的说法,是真的像鹅毛一样的大雪。”
红姐裹紧被子,身体也缓过来一些了。她在入冬之前,换到一些棉花,还是托了杨树他们帮忙弄的。
棉衣棉裤虽然没有清妍的那么厚实,但是比自己之前的厚多了。
不过,她的棉被就没办法了,棉花不好弄,她我没有那么多的钱。
所以,每天都要把炕烧得热热的。
她和清妍还是一人睡一铺炕,她们屋里没有炉子,全靠炕的热度维持屋子的温度呢。
反正这边不缺柴火,她们准备的足够多了。
晚上,她睡在炕头。棉被不够厚,就把棉袄棉裤压在身上,倒也没冻着。
“清妍,早上吃什么?”
“炖点酸菜汤,馏点粘豆包,再拌个白菜丝,行不行?”
猫冬以后,她们就吃两顿饭了。
早上起的晚,八九点钟才吃早饭,下午三四点吃晚饭。
“行,怎么不行。
多亏了余婶子,咱们换了那么多的粘豆包,真是省事多了,还抗饿。”
东北这边,每年冬天,家家户户都会蒸很多粘豆包。
粘玉米磨成大碴子,泡好,磨成浆,再控好水分,形成粘面子。
饭豆烀熟,放点糖精,做成豆馅。
粘豆包的原料就有了,接着就是包粘豆包的大工程了。
每家每户都会蒸个五七八锅的,放在外面冻上,吃的时候,放锅里馏一下,就行了。
当然了,这样的情况,也就是在二道沟大队,余队长比较能扛事,各家各户在自留地种上粘苞米,才能有这些美味的粘豆包吃。
清妍上辈子看的年代剧,因为红小兵的嚣张跋扈,很多农村,自留地是不允许种粮食的。
是真是假,清妍也没有考证过。
反正,二道沟大队这边很消停。
所谓的牛棚就钟大夫一个人,也没有定期的批斗大会,也没见过红小兵。
清妍去县城,满大街的人,也没有张口闭口就是喊语录的。
两个人在被窝又轱辘一会,清妍不得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