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要相亲的事情本来就没几个人知道,现在事情黄了,也就没人说三道四了。
清妍也不想那些了,走一步看一步,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想多了,也没用。
马上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大扫除,孩子们缠着大人要新衣服,要鞭炮,要头绳。
大队广播通知了,明天要开始清路上的积雪了。清理从二道沟大队到五林公社路上的雪。
前一阵,大雪封路,牛车都走不了。
临近过年了,大伙都想着去公社买点年货。
这次清雪活动,除了上了岁数的老人和年纪小的孩子,都要参加。
钟大夫留在队上,清妍跟着去清雪。
早上吃得饱饱的,戴上帽子,围上围巾,棉手套,清妍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
“陈清妍,你这捂的也太严实了,离老远看,还以为是大狗熊呢。”
余庆林在村口看见陈清妍她们一行人,嘴欠的说了一句。
“捂这么严实你都能认出来,余庆林,你眼神真好使。”
清妍可不管那些,不捂严实了,冻得可是自己。
“各组点名,看看谁还没到。”
余队长的话,在二道沟大队还是很好使的。
各组统计好人数,大伙拿着工具,开始干活。
二道沟大队周围还有三道岭大队,三棵树大队和鱼脊岭大队。
其中鱼脊岭大队在最里面,路最不好,也是最穷的大队。
这次清雪活动,四个大队一起行动。
先把各大队自己的那段清理出来,在一起清理去公社那段。
清妍她们知青分在一起了,十个人,各自拿着工具,开干。
几百人一起出动,场面还是很震撼的。
十个八个人一组,负责一段路。
也不复杂,只需要把道路上的积雪清走,清到道两边就行。
路上的积雪都到了膝盖,深的地方甚至都到了腰。
清妍拿着木掀,奋力的撮着雪。现在铁器也紧张,村里的铁锹数量有限,不能人手一把。
“清妍,你怎么样,冷不冷?”
红姐本以为这样的天气在外面扫雪会冻得够呛,没想到,干起活来,还真不冷。
“红姐,我不冷。你呢?”
“我也不冷,活动起来以后,身体反而热乎了。”
“咱们平时不怎么出来,总感觉会很冷。不过,干完活,得回去喝碗姜汤,不然容易受寒。”
这才开始,体力还很足。干到下午,体力下降,身体里的热量也减少,被风一吹,很容易感冒。
“妈呀,好凉,好凉……”
“唉呀,嫂子,对不住了,对不住了,没看清……”
有人不小心,把雪扬到别人脖子里去了。
这么多人一起干活,一些小事故,避免不了。
不过,都是一些小插曲,没什么大事。
清妍她们分的这段路还算不错,离村子不远,积雪没那么厚。
男知青用锹把最上面的那层被风吹硬的雪层铲走,其他人拿着木掀,簸箕等工具把下面的雪撮走。
人多力量大,路上的积雪以肉眼可见的度被清理干净。
在没有铲雪机,没有各种机械设备的帮助下,看着人工一锹,一铲,一簸箕的干着,能有这样的度,可见这时候的人们,劳动力是真的强。
“大家加把劲,前面马上要和三棵树大队,三道岭大队汇合了,咱们不能被比下去。”
民兵队的罗队长嗓门大,这嗷唠一嗓子,估计其他两个大队的人都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