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圈里玩收藏的,一般都有个人偏好。
比如何在贤喜欢收藏瓷器,杨思源的爷爷也是喜欢古瓷器。
李广延更偏向收藏古字画。
李广延收藏古字画还有一个偏好,不看人,只看画。
要不然当初他也不会以高价从姚德厚手里买下那幅范松石的《山雀闹杮图》。
范松石毫无名气,李广延却非常喜欢那幅《山雀闹杮图》,花高价买下了,结果竟然是一幅赝品。
现在李广延是很信任颜如意的,不管得了什麽,都要拿来给颜如意过过目,颜如意说是真品,他才能放心。
这不他新得了一幅清王翚的《枫山红树图》,立马跟颜如意联系,让颜如意帮他掌掌眼。
王翚是康熙年间的山水画家,传世的画作非常多,这也就导致,他的仿画也最多。
李广延新得的这幅《枫山秋意图》,长约42公分,宽约30公分,为纸本水墨画。
纸本水墨直白点说,就是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画中以突兀高耸的山峰为主体,一道山溪逶迤前行,涟漪阵起,两岸林木森森,落叶被秋风卷入溪水之中,顺溪而下。
连颜如意这个不懂画的,都觉得整幅画意境深幽,秋气袭人。
看纸质年份,确实是康熙年间的,但颜如意就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她拧眉仔细去看画纸。
李广延紧张道,“颜同志,这画是不是有问题?”
颜如意,“看纸张确实是康熙年间的。”
李广延一听,松了口气,结果颜如意下一句,他那口气又吊起来了。
颜如意,“不过这画纸不对。”
颜如意也是看了半天才看出来,她指着宣纸对李广延说,“你看这幅画的宣纸,是不是比正常的宣纸要毛一些。”
颜如意不说,李广延确实是没看出来。
经颜如意一提醒,他仔细一看,确实跟正常的宣纸不一样,表面有一层细小的浮毛。
颜如意,“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应该是旧画揭两层,你这幅是宣纸下面那一层,因为这一层是跟上面那一层粘合的,所以上面才会有浮毛。”
旧画揭二层也是古画造假的手段之一。
就是把宣纸上的字画一揭两层,上层清晰,下层墨色比较淡,就仿造上一层填补墨色,以假乱真。
这种造假大多用于水墨画或书法的造假。
因为这种基本上都是墨色两色,容易仿造。
这种仿造要求比较高,而且因为是在原宣纸上进行仿造,纸张鉴定很难鉴定出来,所以仿出来的画卖的也比较贵。
李广延的这幅,就是花了5000块钱才拿下。
因为纸张是真的,就算是内行,也很容易失手,鉴定不出是假画。
颜如意第一眼,也没看出来这画是旧画揭的,只是她心比较细,又直觉不对,再加上在文物商店的时候,听徐力成讲了不少造假方面的知识,在宣纸上留了心,才看出来这是幅画问题出在哪儿。
李广延按着颜如意的提醒,把整幅画都看了一遍。
刚开始他什麽都没看出来,一直以为自己得了幅珍品。
结果现在一看,竟然又是仿造的假画。
说仿造又不完全对,毕竟纸是真的,画是假的。
造假手段防不胜防,气得他又差点心梗。
颜如意也是很同情他了,李广延也是倒霉,这已经是他第二次买到假画了。
不过玩收藏就是这样,稍不注意就会被坑,就算是行家,也难免会上当受骗。
而且古玩圈还有一条不保真原则,卖家不主动担保物品真僞,真假需买家自行判断。
而且买定离手,就算是买到假的,也是自行承担责任。
要不然咋会有那麽多上当的。
颜如意趁机给嘉利得打了个广告。
“李先生,古董圈里做假的实在太多了,而且做假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李先生还是从正规渠道入手藏品吧。”
李广延愤愤道,“哪有正规的,就是拍卖行,也避免不了会有假的。”
他这幅画就是从拍卖行入手的。
不过拍卖行有不保真声明,就算是鉴定出这是一幅仿造的假画,他也无法追究拍卖行的责任,只能吃个哑巴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