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翻开那部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淮南子》,只看了几页,便随手扔在了一旁。
“空谈黄老,杂糅百家,不过是为他自己的野心,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罢了。”
他看向郭舍人,声音冷得像冰。
“司马谈,在做什么?”
“回陛下,太史令大人正在整理天下典籍,已初具眉目。”
“好。”
刘彻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传朕旨意,命司马谈即刻编撰《太史公书》,凡天下之书,无论先秦诸子,还是当世文章,皆可收录其中。”
“《淮南子》,也一并录入。”
“朕要让天下人看看,我大汉的学问,是百川归海,不是一家之言。”
郭舍人心中一凛,瞬间明白了刘彻的用意。
这不是赏识。
是稀释。
是将淮南王那耀眼的光芒,扔进一片更广阔的星辰大海里,让他变得,不再那么独一无二。
就在长安城沉浸在《淮南子》的文治盛景中时,一道来自南境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一支穿云的利箭,悍然射入了宣室殿。
“报——!”
“启禀陛下!南越大捷!”
“卫青、公孙贺两位大人,配合王恢、韩安国两位将军,已于上月,攻破闽越都城!”
“闽越王郢,授!”
“南越、闽越之地,已尽归我大汉版图!”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困扰大汉数十年的南境之患,竟在短短数月之内,被雷霆扫平!
卫青、公孙贺等人的名字,第一次,与“战功”这两个字,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南征大军凯旋那日,长安城下起了第一场鹅毛大雪。
刘彻带着卫子夫亲率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平阳长公主的座驾,赫然屹立在侧面。
卫青身披玄甲,翻身下马,单膝跪地。
他瘦了,也黑了,眉宇间那股属于少年的青涩,被南疆的烈日与杀伐之气,淬炼得只剩下磐石般的坚毅。
他的身后,是同样立下大功的公孙贺,是老当益壮的韩安国,更是那个一直都主张开疆拓土的大行令,王恢。
刘彻亲自将卫青扶起,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不愧是朕的太中大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目光扫过众人,朗声宣布封赏。
卫青、公孙贺、韩安国,皆官升一级,赏千金,赐良田。
唯独王恢,刘彻的目光在他身上停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意味深长。
“王恢大夫,劳苦功高。”
“朕,另有重用。”
王恢心中一凛,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当夜,庆功宴上,酒过三巡。
王恢终于得知了璇玑公主和亲之事,他本就对匈奴恨之入骨,此刻更是借着酒意,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