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长安四月的诗句 > 春暖花开商女于归(第1页)

春暖花开商女于归(第1页)

春暖花开,商女于归

冬雪消融,春回大地。京城内外,桃红柳绿,一派生机盎然。在这万象更新的时节,一场备受瞩目的婚礼如期而至——皇商柳家嫡女柳眠莺,与翰林院编修冯砚书,喜结连理。

这场婚事,可谓“士”与“商”的一次破冰联姻,引得京城上下议论纷纷。有人不看好,觉得门第悬殊,难以长久;更多人则充满好奇,想看看这位玲珑剔透的商贾之女,如何与那位古板端方的翰林才子相处。

婚礼当日,十里红妆,盛况空前。

柳家嫁女,排场之大,令人咋舌。那流水般的嫁妆,从奇珍异宝丶古董字画,到田庄地契丶商铺股份,应有尽有,不仅彰显了柳家的豪富,更透露出柳眠莺在家族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是嫁女儿,更是将柳家的一部分産业和未来,交托到了这位新婿手中。

冯府这边,虽不及柳家豪奢,但处处透着清贵之家的风骨与雅致。冯侍郎夫妇虽对这门亲事曾有过顾虑,但见柳眠莺本人知书达理丶品貌出衆,且柳家诚意十足,也便真心接纳。婚礼流程严格按照古礼进行,庄重而不失温馨。

新郎官冯砚书,今日穿着一身大红喜服,平日里略显严肃的脸上,也难得地染上了一层薄红和紧张。他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姿挺拔,引来不少围观百姓的赞叹。

怡亲王府一行人早早便到了冯府。赵景逸看着这阵仗,凑到秦语媞耳边小声嘀咕:“啧啧,柳眠莺这丫头,真是大手笔!这嫁妆,都快赶上当年太子妃嫂嫂的规格了吧?冯砚书那书呆子,真是走了大运了!”

秦语媞怀里抱着打扮得像个福娃娃般的女儿暖暖,闻言嗔了他一眼:“少胡说。眠莺与砚书表哥是两情相悦,与家世何干?你安静些,别失了礼数。”她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为表哥和手帕交感到由衷的高兴。

迎亲队伍抵达柳府时,却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以沈谙辞为首的“姐妹团”,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冯砚书。她们设下重重关卡,对诗丶对联丶考校学问,把个冯砚书急得额头冒汗,好在他是真才实学,虽有些磕绊,倒也一一应对过去。最後一道门,沈谙辞亲自把守,双手叉腰:“冯编修,想接走我们眠莺,光有学问可不行!得保证,以後事事以她为重,不准欺负她!不然,我第一个不答应!”

冯砚书面色通红,却郑重作揖,朗声道:“沈小姐放心,冯某在此立誓,此生必敬她丶爱她丶护她,不相负!”言辞恳切,目光坚定。

躲在门後的柳眠莺,听到这番话,盖头下的嘴角,弯起了甜蜜的弧度。

婚礼仪式在冯家祠堂庄重举行。

当柳眠莺身着凤冠霞帔,由喜娘搀扶着,与冯砚书并肩而立,行三拜大礼时,观礼的衆人无不感到一种奇妙的和谐。她虽出身商贾,但此刻的仪态气度,竟与书香门第出身的冯砚书毫不违和,仿佛他们本就该是一对。

礼成,送入洞房。

宴席上,气氛热烈。赵景逸自然是活跃气氛的主力,拉着几位皇兄和冯砚书喝酒,差点把不胜酒力的新郎官给灌趴下,幸好被秦语媞和冯家人及时拦住。沈谙辞更是豪爽,替柳眠莺挡了不少酒,引得衆人哄笑。

秦语媞与徐念初丶苏婉晴等女眷坐在一起,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她们四人,如今都已觅得归宿,虽然各自的道路不同,但这份姐妹情谊,却始终未变。

新房内,红烛高烧。

喜娘退去後,冯砚书深吸一口气,用喜秤轻轻挑开了柳眠莺的红盖头。烛光下,柳眠莺明眸善睐,妆容精致,比平日更添几分娇艳。她擡起头,盈盈一笑,眼波流转间,既有新嫁娘的羞涩,又有她特有的灵动与慧黠。

冯砚书看得有些痴了,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有些笨拙地说:“眠……眠莺,你今日……很美。”

柳眠莺抿嘴一笑:“夫君过奖了。”她拿起桌上的合卺酒,递了一杯给他,“夫君,请饮此杯。”

两人手臂相交,饮下合卺酒。辛辣的酒液入喉,冯砚书觉得脸上更热了。他看着眼前这个已成为他妻子的女子,心中充满了不真实的幸福感。他从未想过,自己这个只知圣贤书的书呆子,竟能娶到如此聪慧美丽的妻子。

“眠莺,”他鼓起勇气,握住她的手,认真道,“我……我不通经济,不解风情,或许……并非良配。但我会努力读书,争取早日有所作为,不让你……和你娘家失望。”

柳眠莺反手握紧他,笑容温柔而坚定:“夫君何必妄自菲薄。你之才学,乃无价之宝。至于经济俗务,自有妾身打理。你我夫妻一体,互补短长,何愁未来不美?”

她的话,像春风一样,吹散了冯砚书心中最後一丝不安。他看着她,眼中充满了感激与爱意。

这一夜,冯府红烛燃尽,一对新人,开啓了他们“士”与“商”结合丶充满无限可能的新生活。

而京城的天空,也因此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怡亲王府的马车驶回王府时,已是深夜。赵景逸喝得微醺,靠着秦语媞的肩膀,嘟囔着:“媳妇儿,你看他们都成双成对了……就剩沈谙辞那个男人婆还在北疆吃沙子……唔,还是咱们最好……”

秦语媞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又看看身边熟睡的一双儿女和身旁这个虽不完美却真心待她的丈夫,只觉得岁月静好,此生足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