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穿成1976 > 第227章 去基地(第1页)

第227章 去基地(第1页)

“看来苦味没完全盖过甜味,它们能接受。”老夫子松了口气,又提醒道,“明天再换一批新的药剂,浓度不变,看看它们会不会持续进食。要是连续三天都愿意吃药剂,再考虑增加数量,顺便检测它们体内有没有药材成分残留。”

唐梨立刻拿出实验记录本,把刚才的观察结果记下来:“我明天一早再来看它们的状态,顺便准备新的药剂。对了,还得在箱内装个小型摄像头,记录它们的进食频率和活动状态,这样就能更精准地判断它们对药剂的适应度了。”

说着,她又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小袋之前从老虎那里得到的灵石粉末,撒了一点点在养殖箱的纱布上:“系统说灵石有微弱灵气,说不定能让蜜蜂更有活力,也能帮它们更好地吸收药剂里的成分。反正量少,就算没用也不会有坏处。”

老夫子看着她忙碌的样子,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丫头虽然有时候会钻牛角尖,但一旦确定方向,就会变得格外专注,既敢大胆设想,又会细致验证,倒有几分当年唐家祖辈研究药材的韧劲。

接下来的两天,唐梨每天都会准时到实验室观察蜜蜂:第一天,十只工蜂都愿意持续进食药剂,活动状态良好,没有出现死亡或异常;第二天,她将药剂浓度稍微提高到:,蜜蜂虽然犹豫了更久,但最终还是接受了,且体内检测出微量的桂枝、生姜成分残留;到了第三天,她把蜂群数量增加到五十只,同时在养殖箱内加了一个小型“蜂巢框架”,期待它们能开始筑巢、酝酿蜂蜜。

可就在第三天傍晚,唐梨现有几只蜜蜂开始出现“萎靡”症状——飞行度变慢,口器也不再频繁活动,趴在纱布上一动不动。她连忙叫来老夫子,两人对着养殖箱研究了半天,才现问题出在药剂浓度上。

“还是太急了。”老夫子指着药剂碟,“五十只蜜蜂的食量比十只大,你虽然提高了浓度,但药材的刺激性也跟着增强了,体质弱的蜜蜂就扛不住了。先把浓度降回:o,再给它们喂点普通蜂蜜水缓和一下,看看能不能救回来。”

唐梨连忙照做,一边更换药剂,一边心里有些懊恼:“都怪我太想看到结果,忘了‘循序渐进’的道理。养蜜蜂跟熬药剂一样,都得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

好在调整后,大部分萎靡的蜜蜂慢慢恢复了活力。唐梨看着箱内重新活跃起来的蜂群,心里暗暗记下这次教训——科研从来没有捷径,每一步都得稳扎稳打,尤其是这种前所未有的“药饲蜜蜂”实验,更要多观察、多调整,才能找到最适合的方式。

当第七天到来时,养殖箱内的蜜蜂终于开始在框架上筑巢,虽然巢脾还很小,但唐梨已经在巢脾边缘现了一点点透明的蜜状物质。她小心翼翼地用牙签取下一点,放在鼻尖轻嗅——除了蜂蜜的甜香,还隐约带着一丝急救药剂特有的桂枝清香。

“夫子,您闻!有药效的味道!”唐梨兴奋地把牙签递到老夫子面前,眼里满是成就感,“虽然量少,但至少证明,用药剂喂蜜蜂,真的能让它们产出带药效的蜂蜜!”

老夫子闻了闻,也笑着点头:“这第一步算是走通了。接下来就慢慢扩大蜂群,调整药剂浓度,等产出足够多的蜂蜜,再测试它的回温效果。说不定用不了多久,你这‘药效蜂蜜’就能替代液体药剂,成为更方便的失温急救品了。”

唐梨也很开心:“对,如果是蜂蜜,完全可以制作成蜂蜜丸,既方便携带也能入口即化。还能给人补充能量,关键是蜂蜜不会结冰,不用担心在极寒的情况下结冰。”

老夫子应道:“现在还不能高兴地太早,要先确保药效。”

唐梨点头:“对对对。”

他们还要一点点改变养殖方式,来确定最后的蜂蜜药效比普通的效果好才行。

只不过,养蜜蜂还需要时间,短时间内也无法确定。在蜂蜜效果没出来前,唐梨反而是又有了新的事情要做:

赵大庆他们经过了两个礼拜的忙碌,终于建起了第一批的育苗大棚。

因为条件有限,大棚都是他们经过商量,做成了地窨子,为了确保地窨子里的温度,育苗的基地都是建在他们制作的土炕上,而上面,则是用的新型透明塑料。

这也是唐梨为什么要跟部队合作的原因,因为如果让他们自己来,根本没机会买到这样的塑料布。

唐梨来到半山腰,就看见北向的山上有三排这样的塑料大棚,而南向的地方,则是建了两个地窨子。基地的周围已经用树枝围了起来。

这里荒郊野外的,倒是不担心有什么人过来,需要担心的就是防止有动物跑过来。

看见唐梨过来,大家从其中一个地窨子里走了出来。

赵大庆看着唐梨笑着说道:“梨梨,你来了。来看看这大棚建的能成吗?”

唐梨跟着大家看了一圈,点头道:“能成!加热,日照,通风,浇水都想到了。这个大棚虽然简易,却很有技术含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大庆听唐梨这么说,瞬间开心起来:“这也多亏解放军同志,他们有专业的人员来指导我们,要不然,我们哪会这些东西,能成就好,那接下来是不是就能育苗了?”

李干事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认真记录着:“唐同志,那批种苗什么时候能播种?我们已经把你要的育苗盘、营养土都准备好了,就等你点头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