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泽清带着严谨和楚玲珑来到会议室。
他直奔主题,“严厂长,楚总,我们省位于华夏最北方,虽然跟好几个国家接壤,但是这些国家,都算不上真正的发达国家,所以我们经济状况发展,远不如那些东部沿海地区。”
严谨点点头,“蔡省长说得对,但你们也有你们的优势。”
“严厂长,快给我们讲讲,我们有什么优势。”
“地处平原地带,有丰富的水土资源,尤其是黑土地资源,这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如果我们发展特色农业的话,一定会成为华夏一张靓丽的农业名片。”
蔡泽清听着有些糊涂,“农业?可我们现在已经是农业大省了啊。”
严谨笑道:“我说得农业大省,跟蔡省长理解的农业,可能有些差别,我说得重点在特色两个字。”
“愿闻其详。”
“都知道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鹿茸,可真正尝过人参和鹿茸,真正穿过貂皮的人又有几个?而这对你们省来说,就是商机。”
蔡泽清眼前一亮,“严厂长,你快给我们讲讲,怎么抓住这个商机。”
“规模化,产业化。人参,可以大规模种植,紫貂和梅花鹿可以大规模养殖,只要成了规模,形成了产业,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蔡泽清急忙点点头,“严厂长今天跟我们说的,真是给人醍醐灌顶的感觉。”
“除了这三宝,还有大米,蘑菇,等等,这些都可以搞规模化和产业化,江南虽然也产大米,但东北大米一年一熟,口感更好,北方老百姓更喜欢吃,这是一块非常大的市场。”
蔡泽清把严谨说得这些全都给记录下来。
“严厂长,还有没有,快多给我们讲讲。”
“还有很多啊,你们这里有雪乡,可以发展旅游业,你们这里不是有很多旅游景点吗,冰雕啊,雪景啊之类,现在老百姓兜里都有了钱,肯定想到处转转,旅游业绝对是未来的朝阳企业。”
“嗯,严厂长,你继续。”
严谨想了想,说出了东北发展的一个痛点。
“至于工业,我到不建议多发展,东北虽然现在是华夏的重工业基地,但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工业受到的冲击最大,我建议你们还是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
蔡泽清皱了皱眉头。
现在到处都在发展工业,严谨却不建议我们发展工业,这是什么道理。
蔡泽清心里又一万个为什么。
“严厂长,真假?”
“蔡省长若是不相信的话,我也没有办法,当然,这也是我严谨自己的一点小看法,不一定说得准。”
两个人想法出现了分歧,但蔡泽清也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抛开分歧,谈一下招商引资的事情。
“严厂长,你也发现了,我们这里的人都勤劳热情,踏实能干,我们非常欢迎严厂长来这里投资建厂,其他省能给的优惠,我们这里一样能给,严厂长,请你务必好好考虑一下。”
严谨故意沉吟了一下:“这……”
“严厂长,请你认真考虑考虑,希望你能多帮帮我们东北经济发展啊,你现在可是经济发展的能人,如果你能来的话,一定会带动我们老百姓致富。”
严谨急忙摆摆手,“蔡省长,我哪有那本事,投资建厂这事,我自己说了不算,得回去开会讨论。”
一旁的楚玲珑听到这话,很是纳闷。
严谨不是想着跟人家要块地吗,怎么又要开会讨论了?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