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十天,省一中校长办公室成了“新星”项目组的指挥部。
孙校长那张宝贝红木办公桌,被厚厚资料和图纸淹没。
只露出一个角落放茶杯。
杨志、孙静、周海三位老师疯了。
动用半辈子人脉,从省农科院、工业设计院搞来一堆内部数据。
李向阳、赵亚男、吕为民几人带着三班骨干,直接在办公室打地铺。白天上课,晚上通宵。饿了啃干脆面,困了用凉水抹脸。
整个办公室弥漫着廉价茶叶、墨水和青春期汗水的味道。
张勤是这个混乱战场的核心。
她脑子里的东西太前,必须拆解成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语言。
“不对!合成塔设计压力冗余不够!管壁厚度增加百分之十五,材质换高强度铬钼钢!”
“吕为民,重新计算!催化剂数据用我的新模型,能耗能再降五个点!”
“赵亚男,所有草稿重新归档!每个数据来源都要标注清楚!”
十天后,一份厚达三百多页的《关于新型高效合成氨及复合动物饲料产业化技术可行性研究立项报告》摆在众人面前。
封面“新星项目组”五个字,是张勤亲手写的。
笔锋锐利。
孙校长亲自开车,用最贵的加密加急件往京市。邮局红色印戳盖下那一刻,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然后,就是煎熬的等待。
一周过去,没消息。两周过去,还是没消息。
第三周,李向阳终于忍不住了:“会不会石沉大海了?”
“闭嘴!”赵亚男瞪了他一眼。
一个月后,三班的热血彻底凉了。
“新星项目组”成了谁也不愿提起的尴尬词汇。
大家又回到为期末考试奋斗的轨道,仿佛那十天通宵达旦只是一场不切实际的青春梦。
张勤心里的风暴最猛烈。
她把三百多页报告内容在脑子里翻来覆去过了几十遍——没问题!绝对没问题!
那份报告不是申请,而是未来三十年的展路线图!
陈老那种级别的人物,不可能看不出价值。
那为什么没消息?被截胡了?还是被当成笑话扔进碎纸机?
她第一次对自己判断产生怀疑。
这种被全世界抛弃的孤独感,比在华沙独自面对钱卫国嘲讽还难受。
她甚至开始反思——是不是该听陈老的话,一个人去京市走更稳妥的路?把同学老师卷进来,是不是从一开始就错了?
就在张勤快要被自我怀疑吞噬时,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一个平凡的周三下午,物理课进行到一半。
“嘎——”
刺耳刹车声划破校园宁静。
两辆挂着京市牌照的黑色伏尔加轿车停在教学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