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化肥厂给张家庄带来的巨变,想起父亲在电话里压抑不住的骄傲,村民们第一次主动送女孩上学的场面…
突然,她的眼睛亮了。
“老师,你说得对。我一直在用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
“我把这当成了百米冲刺,但这明明是马拉松!”
第二天一早。
张勤召集所有人,大家都以为她又要宣布一个新方案。
然而,张勤却走到墙边那张被遗忘两个月的课程表前,拿起笔画了几条粗红线。
“从今天开始,恢复上课。”
什么?!
所有人都以为听错了。
“张勤同学!现在是攻关最关键时刻!怎么能分心搞学习!”王教授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是啊张勤!我们再试试,说不定下次就成功了!”李向阳也急了。
“不。”张勤摇头,声音异常坚定,“我们错了。我们现在遇到的不是战术问题,是战略问题。”
她环视众人:“基础太薄弱,斧头太钝了!拿着钝斧头砍参天大树,除了累死自己,不会有任何结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科研靠的不是一腔热血和蛮干,是深厚的理论基础,是知识积累,是那一瞬间的灵光闪现。我们现在每天重复失败,脑子已经成了浆糊,必须停下来冷静一下。”
她指着修改过的课程表:“从今天起,上午回课堂,重学基础理论。物理、化学、数学、外语,一门不能少。下午进实验室,但不是攻关,是验证理论,做基础实验。晚上写作业、讨论。周末强制休息,任何人不准进实验室。”
专家们炸了锅:“胡闹!简直是胡闹!我们是来搞研究的,不是当学生的!”
她看向那几位面色铁青的专家,语气缓和了些。
“各位教授、研究员,你们的理论基础比我们扎实得多,你们当然可以继续研究。我说的,是我们这群学生。我们早上回课堂,下午再进实验室,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个提议,让专家们的脸色好看了不少。
让他们跟着一群高中生回去上课,那张老脸往哪儿搁?但如果只是学生们去,他们继续搞研究,这听起来就合理多了。
“哼。”王教授从鼻子里哼出一声,算是默认了。
没人再反对。
因为谁也拿不出更好的方案。
就这样,一个诡异的模式开始了。
上午,高一三班的学生们从实验室消失,回到临时教室,跟着杨志他们恶补数理化。
而王教授等一众专家,则继续在实验室里死磕,试图从那些失败的数据里榨出一点奇迹。
一个月过去了。
实验室里的气氛,比之前还要压抑。
奇迹没有出现。
赖氨酸的产率,不仅没提升,反而因为反复的实验和设备损耗,数据变得更加难看。
那几个白苍苍的老专家,彻底没了心气。
以前是焦虑,现在是绝望。
这天下午,又一次实验失败后,王教授把手里的记录本狠狠摔在地上,纸张散落一地。
“他妈的!搞不了了!这玩意儿有毒!”
他烦躁地在原地踱步,猛地想起了什么。
“那群小家伙呢?他们去上课,上出什么名堂了?”
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小声回答:“听杨老师说,最近在学有机化学的立体异构……”
“走!去看看!”王教授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我倒要看看!这高中课堂,还能点石成金不成!”
喜欢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请大家收藏:dududu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