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几个和他年纪相仿的老人正在打太极。
“老林?你这老家伙怎么来了?”其中一个老人收了势,看着他。
“李老。”林建业的脸上,是少见的恭敬。
李老爷子打量了一下林建业,又看了看他身后拘谨的小丫头。
“脸色不对,出事了?走,进去说。”
几人进了屋。
屋里摆设简单,墙上挂着几幅字,笔力遒劲。
勤务兵倒上热茶。
林建业没喝,沉默了片刻。
“李老,各位老领导,今天我来,是为我那不争气的女儿。”
他一开口,嗓子是哑的。
“当年响应号召,我女儿文静,初中毕业就下了乡。这些年……在下面吃了不少苦。”
“我心里有气,气她不听话,非要嫁给当地一个庄稼汉。可她毕竟是我女儿……”
“现在好了,”他话锋一转,把张勤拉到跟前,“她生了个好闺女,给我老林家争了光!这孩子,全区统考第一!”
他把昨天张勤说的那些话,关于“增量”,关于要靠自己考市一中的事,又说了一遍。
屋里一个老人点了点头。“好!有志气!像你年轻的时候!”
林建业却叹了口气。
“可是,这孩子再有志气,她也走不出那个张家庄啊!”
“我这辈子的人情,都用在战场上了。到这滨州市,我两眼一抹黑,没关系。我女儿在下面受苦,我只能让老伴偷偷给她寄点钱和票。”
“现在,风向变了。我知道国家政策松了。”
林建业“霍”地站起来,朝着李老爷子,深深鞠了一躬。
“今天,我这张老脸,就撂这儿了!求求各位老领导,给我女儿文静指条路!让她回来吧!”
这个像山一样硬朗的老军人,为了女儿,弯下了腰。
屋里一片寂静。
李老爷子长长叹了口气。
“老林啊,坐下说。”
他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当年的事,是时代造成的,没办法。不光你女儿,我们多少人的子女,不也一样下去了。”
“现在政策是松了,回城是大趋势。”
他想了想。
“让文静回省城,我没那么大本事。不过,回滨州市里,找个单位,还是能想想办法的。”
“文静是初中毕业对吧?这件事我应了。”
林建业的眼睛瞬间就红了。
他又要站起来,被李老爷子摆手按了回去。
“回到城里就行!回到城里就行!”他语无伦次,手都在抖。
李老爷子忽然问了一句:“我记得你当年不是气得说,你那闺女嫁了个懒汉,这辈子都不管她了吗?”
林建业的老脸一红。
“那是……气话。当爹的,哪有真不管自己闺女的?这些年,我嘴上不说,心里头……唉!都是让我老伴偷偷摸摸寄东西下去,没断过。”
张勤这才明白。
明白家里那么穷,妈妈却总能拿出布票、粮票。
明白为什么每次收到外婆的信,妈妈都会躲在屋里看很久,出来时眼睛总是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