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省长硬着头皮站起来:“陈老,张勤同志在国贸会的表现您也看到了,她的商业天赋百年难遇!我们成立华夏之光,是希望利用她的才华为国家创汇,改变我们在国际贸易上的被动局面……”
“商业天赋?”陈老打断他,转向张勤,“小同志,我问你,你觉得我们国家缺商人吗?”
张勤沉默着,没有回答,但心里已经隐约猜到了什么。
“我告诉你!”陈老一拍桌子,“我们不缺商人!”
“改革开放以来,只要有政策,十年二十年我们能培养出成千上万优秀商人!我们有的是聪明人,有的是吃苦耐劳的人!”
“我们缺的,不是会做生意的人!是能提供的人!是那个能点石成金的!”
他指着张勤:“你的价值在于大脑,在于创意!让你负责具体运营,那是本末倒置!是拿金子当石头用!”
这番话让周省长等人哑口无言。他们确实被张勤那惊人的赚钱能力冲昏了头。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陈老的话突然变得无比沉重,“我再问你们,我们国家现在最缺什么人?”
他环视全场,目光最后落在张勤身上:“是科学家!是能为华夏铸造国之重器的顶尖科研人才!”
他的话里带着痛心:“培养一个商人,十年足矣。培养一个科学家,需要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辈子!培养一个能站在世界之巅的国际级科学家,比成立十个、一百个华夏之光还要困难十倍!”
“那不光需要天才大脑,还需要一颗纯粹的、甘于奉献的华夏之心!更需要无数前辈老师呕心沥血的培养!”
陈老站起身,走到张勤面前。他摘下眼镜擦拭,浑浊的眼中流露出温情和期许。
“孩子,你觉得在张家庄很穷很苦,对不对?”
张勤点头:“是的。”
“我告诉你,在我们国家,比张家庄更穷更苦的山区多的是!那里的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连一本完整的书都没有!”
陈老重新戴上眼镜,声音变得格外郑重:“我们为什么把那么多资源倾斜给你?为什么京市那么多专家大佬天天盯着你的学习进度?为什么你受委屈后,国家不惜代价为你扫清障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勤感到眼眶开始热。
“因为我们从你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华夏科技事业未来的希望!”
“我们倾尽全力培养你,是希望你走上那条最艰难、也最光荣的科研之路!是希望你成为我们的接班人,成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得更远的后起之秀!”
陈老的话有些哽咽:“而不是希望你成为一个在酒桌上跟人讨价还价的商人!”
“孩子,你忘了火种计划了吗?忘了你的名字为什么在名单顶端了吗?”
张勤身体猛地一震,眼泪瞬间掉了下来。
“那不是商业奇才的名单,那是我们华夏未来科学家的名单!”
陈老重新站直身体,声音如雷贯耳:“做生意?好!为国家创汇?也好!但这一切都有个前提——我们的国家要太平昌盛!”
“而太平的前提是什么?”他的拳头重重砸在桌上,“是我们的拳头足够硬!”
“没有我们自己的导弹、战斗机、军舰,我们在国际上连站直说话的资格都没有!你赚再多美金,也不过是待宰的肥羊!”
“生意,是在大炮射程之内才能谈的!这个道理,你们必须懂!”
门外的张建军和林文兵听得一字不落,他们这才明白,自己把女儿推向的究竟是怎样一条无法想象的道路。
会议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良久,陈老的声音终于缓和下来:“我们顶着巨大压力,没让你初中毕业就去京市,让你留在h省,是希望你在正常环境里打好基础、稳步成长。”
他看着张勤,眼神满是长辈的关爱:“不是让你改行做生意的。”
“回去,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华夏之光的事到此为止。你的想法写成报告交给国家,自然有人去做。”
陈老伸手轻拍张勤肩膀:“你的战场不在商场,你的战场在实验室,在那些写满公式的黑板上。”
张勤深深吸了口气,她想起了自己的初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也许,是时候回到真正的战场了。
喜欢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请大家收藏:dududu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