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做就做,宁夏赶紧拨通了江飞的手机。
她说自己近来正在研究一种非常实用的面部微表情观察法,想在郑鸿杰身上试试。
原本只是一试,如果不行,宁夏会想其他方法。
但她没想到,自己的电话打的非常及时。
军需丢失这件事上,虽然有人证,但缺少特别硬核的物证。
而在给郑鸿杰这种级别的人定罪时,证据链必须非常严谨,否则没那么容易定罪。
所以,军委纪委组成的临时审查小组工作刚好陷入了僵局。
江飞就帮她转告了这个想法。
临时小组的组长知道宁夏,觉得可以让她过来试试。
于是一天后宁夏就回到了原主曾经生活了年之久的c区。
一系列例行检查通过后,宁夏被带到了暂时关押现役军人违法犯罪的看守所。
全程陪同宁夏的是小组的一位成员,叫张巧玲。
岁,是个年轻干练的政法从业专员。
她将郑鸿杰的基本情况简单介绍给宁夏后,告诉她目前案件的困难点在于:郑鸿杰不肯开口,突击查到的相关问题的核心证据不足,而徐群死咬着郑鸿杰不放,说一切都是他主使的。
现在小组能做的,就是一边劝郑鸿杰开口,一边调集大量人力,从各方面搜集证据。
正面的审讯经历过三次。
但每一次郑鸿杰都不卑不亢,问问题也很配合,但就是不承认自己是主谋。
所以,案子的审理便陷入了僵局。
介绍完情况,宁夏也见到了传说中的郑鸿杰。
她第一反应是像,侧脸特别像她在黄岐山记中见到的那个背影。
肢体的细节也非常类似。
包括他右手翻书的那个姿势跟记忆中那位郑先生拿茶杯的小动作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真是他?
“系统,开启窥视之眼。”
记忆中的画面让宁夏十分错愕。
她居然在他的记忆中看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郑鸿杰。
两人面对面。
一个单膝跪地,一个站着。
记忆的主人是站着的那个。
他对跪着的那个说道,
“这么多年你扮演我,让你不能跟家人相处哪怕一天,真是难为你了。”
跪着的立刻惶恐的低头回应:
“先生哪里话!
若不是您,许期早在岁那年就死了。
哪里来的后来的荣华富贵的生活!
我的家人更不可能有现在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