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是他们往夸张了想,都想象不出的……
大巴车内坐满了人,一人一个位子,大家七嘴八舌。
“真有一百啊?不会是骗人的吧?”
“反正免费的,又不花钱。”
“等会儿找你要坐巴车的钱。”
“我反正不给,他说的,免费,包饭,一百,他不给,我还找他呢。”
“参观什麽工厂?”
“你不知道?你还上来?”
“你知道?”
“我知道啊,喊喇叭那个,我问他了。就是新来的入股我们厂的海城老板,说是他在海城也有一个服装厂,包饭,花钱,请我们去参观。”
“嘿,这老板有意思,工厂有什麽好参观的,又不是文物馆。”
“谁知道呢。”
“这老板让我们去参观,有目的的吧?不会是想让我们去那儿给他上班吧?”
“我肯定不去。”
“我也不去,我就来拿一百的,顺便去看看,看看那个大老板的厂有多了不起。”
……
这麽多人里,其中有一个,很特别。
他坐在大巴车的最後排角落,抱着胳膊,看窗外,看不远处的两辆黑色轿车,神情间有明显的探究。
男人身边一个年龄略大的男人用方言道:
“这老板厉害啊,三辆大巴,一个喇叭,起哄几句,三车的人跟他走。”
“他真有工厂吗?不会吹牛的吧。”
“他自己就有工厂,干嘛还来我们这个小破地方买股份?”
“而且这人还把之前那个新加坡人挤走的。”
“为了这,又给几个领导上供,没少花钱。”
“这麽财大气粗,去哪儿不好,买什麽不好,要来入股我们厂。”
角落的男人还看着不远处的轿车。
而这个人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就是他带头丶找工人集资钱买工厂股份的。
他叫潘霄,海门本地人,三十多岁,原国营厂质检车间的普通中层干部。
也是潘霄在听说姜落他们的到来後,提醒工人多防着些,以防被这位海城来的大老板吃干抹净。
刚刚潘霄在厂里,听到门口的动静,也提醒大家不要上当。
但架不住免费包饭,还有钱拿,一个人被说动了,走了,接二连三就有人出来了,然後人越来越多。
潘霄没办法,也想看看那位海城的大老板到底葫芦里卖的什麽药,便也混在工人里,一起上了大巴。
这时大巴摇摇晃晃行驶在马路上,看不见那两辆黑色轿车了,潘霄想:这种老板,都非常精明。一定要警惕,一定不能上当。
潘霄想得一点儿没错,姜落确实非常精明,不但精明,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车上路,回海城工厂,坐在副驾的王钧庆,便略微侧着身扭着头,对後排的姜落道:“打听到了,听说集合工人集资买工厂股份的,叫潘霄,三点水的潘,云霄的霄。”
“嗯。”
姜落表示自己在听。
王钧庆:“潘霄是原来厂里质检部门的管理人员,他爸也是他们这个厂的,是以前的办公室主任。前两年退了。”
“这个潘霄和他们原来厂里的几个领导关系都不太好。”
“不过据说人还可以,在工人那儿的风评还不错。”
“鸿明改制,据说因为老主任的关系,潘霄原本也能花少一些的钱购入股份的,但几个厂里的领导集体反对,潘霄入股的机会就被挤掉了。”
“後来厂里改制一直不成功,找不到人入股,厂里就怂恿工人买股。”
“工人们不想买,觉得没用,也没钱。”
“也是潘霄到处跑到处集资,最後硬凑了几万,买下了他们厂15%的股。”
“这次我们来,姜总你要见工人,听说也是潘霄劝他们不要见。”
姜落听着,心里幽幽:潘霄。又来了,又是个代表丶出头鸟。
王钧庆继续道:“是他们工人先集资买的股,然後才有那个新加坡的陈显龙过来。”
“陈显龙过来之前,据说那个潘霄已经在和厂里聊工人自己经营工厂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