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素宜端详她身上的衣裳,打趣道:“要是真不喜欢人家,你把人家给你做的衣裳穿在身上干嘛,故意在我面前显摆?”
似是心思被戳破,沈秋兰当即喊着要将衣裳换下来,被纪素宜拦下後,又差人去叫瑜安过来。
她要细问问,交代她的事情到底认真办没。
嫂子听风就是雨,纪素宜也没法儿,只得任由去了。
习惯了白日管家,夜间做活的日子,瑜安竟也觉得日子舒适起来,瞧着自己做出的香囊,一个一个卖出换成白银,心里也渐渐满足。
正打算歇歇,却见沈秋兰身边的嬷嬷前来叫她,瑜安估摸着就那麽几件事,去时心里有底,便没什麽小心的了。
看见纪素宜也在,一一行礼过後,瑜安老实站在一处。
纪素宜笑着挥手:“你婆母这儿,来了直接坐下,生分什麽。”
沈秋兰瞥了眼小姑子,不轻不重将手中的茶盏放在了桌上。
纪素宜压根儿没管,依旧冲瑜安笑,招呼叫她坐下,还叫她坐近些。
本是很稳的心,此举一出,叫瑜安摸不着头脑。
“不知婆母姑母把我叫来,有何要事相商?”
“不是要事就不能叫你?”沈秋兰下意识出口呛道。
纪素宜太清楚她的性子,便就没理她,和声问:“我们把你叫来,就是为了商量给景和纳妾的事。”
这便对了。
瑜安如实回:“我是打算给大爷说的,可总被耽搁,久而久之,就将事情拖到了现在,我以为,婆母是将此事给大爷说了的。”
沈秋兰略微带着几分不满道:“这是你们自己的事,我总不能处处为你们操心,叫你办个事,总是这麽拖沓。”
瑜安站起身:“不若趁着大爷在家,我待会儿便去给说。”
沈秋兰不住挥手,总是懒得嘱托,却又不得不说,“你呀,在景和身上有点心吧,他是你丈夫,不是仇人。”
再见瑜安垂头不语的样子,纪素宜算是明白这对婆媳之间到底如何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还嫌弃自己儿媳妇总是话多,如今对比下来,话少的也不行。
她不由解释:“你婆母的意思是,想着你得守孝,还得管这麽一大家子人,就想找个帮衬你的,叫你们夫妻二人下去自己商量,这人到底是要不要,不是逼你们,你们若是不同意,这事也就作罢。”
瑜安正色道:“我自然是听婆母的意思,只要大爷点头,这事就成。”
纪素宜笑了一声,“这不就成了?”
“你婆母啊,很喜欢你给她做的衣裳,直在我面前夸你呢……”
沈秋兰轻咳了一声,一记眼刀飞了过去,示意她闭嘴。
偏生纪素宜不听,出声叫瑜安回去休息。
“我还有事儿没说呢,你怎麽就让人走了……”
“诶呀,以後再说……”
只有过于亲近之人才能说出的话,瑜安出门时听得清清楚楚。
原以为这位姑母对她必定是颇有怨言,这般瞧着,倒让她稍微放下些心来。
回了半亩院後,才知纪景和也来了。
这个时辰来,估计就是要一道用饭,瑜安叫宝珠下去吩咐小厨房,换些温补的菜肴。
她还在守孝,平日里的饭菜也清淡,纪景和必定是吃不惯的。
纪景和看着她小几上绣了一半的香囊,不禁伸手拿起,想起了她之前送给自己那枚。
她似乎很爱女红,还都是一个花样儿。
“夜间烛火不亮,做针线伤眼。”他随口道。
瑜安不放在心上,也是随口回了一声“会注意”。
给纪景和倒茶水时,正打算如何提纳妾的事情,谁知纪景和先开了口。
“听说姑母家的侄女要来,估计就这两日时间了,下榻的房子记得收拾。”
原来他知道。
瑜安:“已命人收拾好。”
纪景和端起茶盏,嘱咐:“都是一家人,得叫人好好住下。”
他说得自在,瞧不出有什麽特别,似乎很早之前便与李月如相熟般,正如沈秋兰所说那般。
那便是同意了,他一愿意,她也好办了,不必叫她两面夹击。
“听婆母的话,已经全部准备妥当了,来日必定顺利。”
-----------------------
作者有话说:纪景和:[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