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惊鸿掠影是什么意思 > 第3章 暗潮涌动(第1页)

第3章 暗潮涌动(第1页)

第三章:暗潮涌动

林守业的效率出乎意料地高,高到让林薇都有些意外。

前一日傍晚才应下的事,次日天刚蒙蒙亮,院外就传来了黄包车的铃铛声——王氏虽仍板着脸,嘴角抿成一条刻薄的直线,却还是亲自领着裁缝站在了林薇的房门口。

那裁缝是个五十岁上下的男人,姓赵,留着两撇山羊胡,手指粗糙却灵活,指节上布满了老茧,一看就是常年拿针线的手。他背着一个半旧的帆布包,里面装着软尺、划粉、纸笔,还有几块叠得整齐的布料,布料用油纸包着,拆开时还带着淡淡的樟脑香。

“林小姐,您先看看料子?”赵裁缝说话带着苏沪口音,语气恭敬,目光却不自觉地在林薇身上扫了一圈——眼前的姑娘穿着那件改后的蓝色粗布旗袍,明明是廉价料子,却被衬得身姿窈窕,气质沉静,与传闻中“怯懦胆小”的林家小姐截然不同。

林薇走过去,指尖轻轻拂过布料。最上面的一块是淡青色的杭绸,质地轻薄,摸起来像流水一样顺滑,阳光下能看到织物表面细密的暗纹,是缠枝莲的图案,低调又雅致;下面一块是米白色的软缎,光泽柔和,捏在手里沉甸甸的,适合做里衬或披肩;还有一块是浅粉色的绉纱,上面绣着细小的蔷薇花,针脚细密,颜色娇嫩,显然是给年轻姑娘准备的。

“这些料子都不错。”林薇的声音平静,目光却在王氏脸上扫过——王氏的眼神里藏着一丝不满,显然是觉得给林薇用这么好的料子“浪费”,但碍于林守业的吩咐,不敢多说。

“那就选这块杭绸做日常穿的旗袍,软缎做件披肩,绉纱……”林薇顿了顿,看向翠儿,“翠儿,你穿粉色好看,这块绉纱给你做件短袄吧。”

翠儿愣了一下,连忙摆手:“小姐,这怎么行!这料子这么好,是给您准备的,奴婢不能要!”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林薇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以后还要靠你帮我打下手,总不能让你一直穿旧衣服。”

王氏在一旁听着,脸色更沉了——林薇这是在“收买”丫鬟!但她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说话,毕竟料子是林守业点头要给的,她若是反对,反倒显得自己小气,落了下乘。赵裁缝很快给林薇量了尺寸。

软尺绕着她的肩颈、胸围、腰围、臀围,每量一个数据,赵裁缝就忍不住赞叹一句:“林小姐这身材真是标准的衣架子,穿什么都好看。”

他量得仔细,连袖长、裙长都反复确认,生怕有一点偏差。量完尺寸,厨房那边也送来了早餐。不再是之前清可见底的米粥,而是一个白瓷碗装着的银耳羹,银耳炖得软烂,汤里加了冰糖,甜而不腻;旁边还有一个竹制的蒸笼,里面放着四个水晶包,皮薄馅足,透过透明的皮能看到里面的猪肉馅和笋丁,香气扑鼻。

“小姐,这银耳羹是张妈特意给您炖的,说补身子!”翠儿喜滋滋地把碗端到林薇面前,眼睛亮晶晶的,像是自己能吃到一样。

她拿起一个水晶包,刚想递到嘴边,又想起什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奴婢先给您尝一口,看看烫不烫。”林薇看着她小心翼翼的样子,心里泛起一阵暖意。这几天翠儿跟着她,没少受王氏的白眼,却始终对她忠心耿耿。

她接过水晶包,掰了一半递给翠儿:“一起吃,我一个人也吃不完。”翠儿连忙摇头:“奴婢不能跟小姐一起吃饭……”“没事,这里没有外人。”林薇把水晶包塞到她手里,“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翠儿这才接过,小口小口地吃着,脸上满是幸福的表情。王氏站在门口,看到这一幕,冷哼一声,转身走了——眼不见心不烦。

吃完早餐,林薇把赵裁缝送走,然后去找林守业。林守业正在前厅算账,桌上摊着一堆账本,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数字,大部分都是“支出”。

看到林薇进来,他立刻放下算盘,脸上堆起笑容:“薇薇来了?坐,坐!”林薇在他对面坐下,开门见山:“叔父,我画设计图需要一些东西——几支铅笔、一块橡皮,还有一些白净厚实的画纸,最好是能用来画工笔的熟宣。另外,我想看看父亲母亲留下的旧物,比如他们的衣服、饰,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设计灵感。”

第一个要求林守业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没问题!铅笔橡皮我让管家去四马路的文具店买,熟宣我书房里还有几刀,等会儿让翠儿去拿。对了,我还让管家找了几本过期的上海时装杂志,你看看能不能用得上。”他一边说一边从抽屉里拿出几本杂志,都是《良友》和《上海时装》,封面是穿着时髦旗袍的女明星,里面印着各种中西合璧的服装款式,还有巴黎时装周的最新报道。

林薇接过杂志,心里有些惊喜——这些杂志正是她需要的,能帮她更了解当下的时尚趋势,避免设计出过于前的款式。但听到第二个要求,林守业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的边缘,语气也变得含糊起来:“库房啊……库房钥匙一时找不到了,好像上次搬家的时候弄丢了。而且里面好久没打扫了,灰尘大得很,你身子刚好,去了容易着凉。等以后找到了钥匙,打扫干净了,我再带你去看,好不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薇心中冷笑——什么钥匙丢了,分明是他对父亲留下的那箱“古董”看得极紧,怕她从中拿走什么值钱的东西,或者现什么秘密。她没有戳破,只是顺着他的话说:“既然如此,那我就不麻烦叔父了。等以后再说也不迟。”

林守业松了口气,连忙转移话题:“对了,云裳公司的张老板昨天派人来问,说想再看看你的设计图,要是有新的,最好能尽快送过去。你要是有时间,多画几张,我们争取和他签长期合同!”“我知道了,叔父。”

林薇点点头,拿着杂志起身离开。回到房间,林薇把杂志摊在床上,仔细翻阅起来。《良友》杂志里有一篇关于“改良旗袍”的文章,提到现在的名媛们越来越喜欢简约的款式,不再像以前那样绣满繁复的花纹,而是更注重剪裁和面料的质感;《上海时装》里则介绍了巴黎最新流行的“喇叭袖”和“收腰设计”,还提到珍珠和玉石是今年最受欢迎的饰材质。林薇结合这些信息,开始构思新的设计。

她没有简单地抄袭现代款式,而是将未来的审美巧妙地融入民国的服装轮廓中。比如,她设计了一款墨绿色的提花旗袍,面料用的是厚缎,上面织着暗金色的竹叶纹,在灯光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光泽;剪裁上,她采用了“斜襟”设计,从领口一直斜到腰侧,盘扣用的是墨玉扣,一共三颗,大小不一,错落有致;袖口做成了喇叭袖,长度到小臂,边缘缝了一圈细细的金丝线,走路时会轻轻晃动,增添几分灵动;裙摆的开衩位置在膝盖上方,开衩处用同色系的线绣了几片竹叶,简约又不失细节。她还设计了一套适合宴会穿的礼服旗袍,用的是正红色的真丝,上面没有任何花纹,全靠剪裁取胜——领口做成了“一字领”,露出精致的锁骨;腰身收得极细,用了隐形的暗扣,让线条更流畅;裙摆很长,拖在地上,开衩到大腿处,方便走路;搭配一件白色的狐毛披肩,披肩的边缘缝了一圈珍珠,显得华贵又大气。除了旗袍,她还画了一些搭配的手袋和鞋履草图。手袋用的是丝绸和竹编结合的材质,主体是竹编的框架,外面裹着和旗袍同色系的丝绸,上面绣着小小的盘扣图案,提手用的是珍珠串成的链子;鞋履是高跟鞋,鞋跟不高,只有两寸,适合民国女性穿惯了平底鞋的脚型,鞋面用的是丝绒,上面缝了几颗小珍珠,既舒适又时髦。翠儿在一旁看着,一会儿帮她递铅笔,一会儿帮她铺平画纸,眼睛里满是敬佩:“小姐,您画得真好!这些款式比杂志上的还好看!”林薇笑了笑,继续画着。她知道,要想在林家站稳脚跟,获得持续的议价能力,必须展现出独一无二的价值——这些设计图就是她的筹码,不仅能帮她赚到钱,还能帮她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找到更多关于凤凰胸针的线索。接下来的几天,林薇几乎都待在房间里画设计图。

王氏偶尔会过来“探望”,其实是想看看她有没有偷懒,每次看到林薇埋在画纸中,她的脸色就会更沉几分,却又找不到理由作。这天下午,林薇终于画完了十几种设计图样,涵盖了日常、宴会、外出游玩等不同场合。她把图样整理好,用丝带系成一叠,送到前厅给林守业。林守业正在和管家说话,看到林薇进来,立刻停下话题,接过图样。他一张张地翻看,眼睛越睁越大,手指都有些抖——这些图样比上次的更精致、更全面,每一张都标注了面料、颜色、尺寸,甚至连盘扣的材质、刺绣的纹样都写得清清楚楚,一看就是下了苦功的。

“好!好!太好了!”林守业激动得站起来,声音都有些颤,“薇薇,你真是我们林家的福星!不,是摇钱树啊!有了这些图样,我们以后就不愁没钱了!”

他拿着图样,连饭都顾不上吃,就急匆匆地出门了——他要亲自去云裳公司,和张老板谈合作。

云裳公司位于南京路的一栋三层小楼里,一楼是展厅,摆放着各种款式的旗袍和洋装;二楼是工作室,裁缝们正在忙碌地缝制衣服;三楼是张老板的办公室。张老板名叫张仲明,五十多岁,留过洋,在法国学过服装设计,回国后开了这家云裳公司,凭借新颖的款式和精湛的工艺,很快在上海时装界站稳了脚跟。

林守业一进办公室,就把图样递了过去:“张老板,您看看,这是我们林家新设计的款式,保证您满意!”张仲明接过图样,戴上老花镜,仔细翻看。一开始他还只是漫不经心,可越看越认真,眉头渐渐舒展开,嘴角也露出了笑容:“林老板,这些图样是谁设计的?很有想法啊!”“是我侄女林薇设计的!”林守业得意地说,“我侄女虽然年纪小,但在服装设计上很有天赋!”

“林薇……”张仲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上次那几款设计我就觉得不错,没想到这次的更好!你看这款墨绿提花旗袍,竹叶纹的暗花,墨玉扣,还有喇叭袖,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有新意,很适合现在的名媛;还有这款红色礼服旗袍,一字领,狐毛披肩,简单大气,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拿起笔,在图样上圈了五款:“这五款我先买下,每款给你五十块法币,怎么样?”五十块法币!林守业的眼睛都亮了——这比他预想的多了一倍!他连忙点头:“没问题!张老板爽快!”

“另外,”张仲明放下笔,看着林守业,“我想和你们林家签长期合作合同。以后林小姐设计的新图样,优先给我们云裳公司,每款的价格可以再商量,怎么样?”林守业简直要乐晕了,连忙答应:“好!好!我们一定优先给云裳公司!”

谈完合作,林守业拿着张仲明给的二百五十块法币,走出云裳公司。他站在南京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流、汽车,手里捏着那沓崭新的钞票,心里盘算着——有了林薇这个“摇钱树”,他不仅能还清欠张家的债,说不定还能东山再起,重新开一家丝绸店!

他兴冲冲地回到林家,把林薇叫到前厅,把一沓法币放在她面前。钞票的油墨味扑面而来,林守业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兴奋和算计:“薇薇,这是你的功劳!叔父不会亏待你!这些你先拿着零花,一共二十五块,以后每次图样卖出,都有你的分红!”

林薇看着那沓钱——二十五块,刚好是二百五十块的十分之一。她心里没有多少喜悦,只有一种初步掌握自己命运的踏实感。这是她穿越到民国后,第一次靠自己的能力赚到钱,虽然不多,却是一个好的开始。

她没有推辞,伸手拿起钱,叠好放进随身的荷包里:“谢谢叔父。”

“不过,薇薇啊,”林守业话锋一转,压低声音,眼神里带着一丝告诫,“这图样是你画的这件事,暂时不要对外声张。毕竟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抛头露面总是不好,传出去会影响你的名声,以后不好嫁人。对外,就说是我们林家请了一位不知名的设计师,明白吗?”

林薇心中明了——林守业这是想独占“设计师”资源,怕她名气大了之后单飞,断了他的财路。她目前羽翼未丰,还需要林家这层外壳作为掩护,避免过早地暴露在公众视野中,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她顺从地点了点头:“侄女明白,全凭叔父安排。”

林守业满意地笑了:“你明白就好。好好画画,以后我们林家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回到房间,林薇把二十五块法币拿出来,分成了两份——十块留给自己,十五块递给翠儿:“翠儿,这钱你拿着,平时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要是王妈再克扣你的月钱,你也不用忍气吞声。”

翠儿连忙摆手:“小姐,这钱是您赚的,奴婢不能要!”

“拿着吧。”林薇把钱塞进她手里,“这几天你帮我打下手,也辛苦了。而且以后还要靠你帮我打听外面的消息,没有钱怎么行?”翠儿看着手里的钱,眼眶都红了——她在林家做了五年丫鬟,月钱只有两块,还经常被王氏克扣,从来没有一下子拿到过这么多钱。

她哽咽着说:“谢谢小姐……奴婢一定会好好帮您的!”

接下来的几天,林薇让翠儿去外面买了一些必需品。翠儿去四马路的文具店买了几支铅笔、几块橡皮,还顺便买了一本上海地图和几本新书——《上海风土记》《日语入门》《中国近代史》,林薇知道,要想在这个时代活下去,必须尽快了解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的情况,甚至要提前学习日语,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翠儿还去西药房买了一小盒阿司匹林和一瓶碘酒——阿司匹林可以退烧止痛,碘酒可以消毒伤口,在这个医疗条件落后的时代,这些都是救命的东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