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事,连王贲也不能听?”嬴政自丹陛之上缓步走下,停在蒙毅面前,高大的身形几乎将蒙毅笼罩。
说来蒙毅在秦人中已经算很高了,但始皇帝站起身时比他更高。
“事关陛下声誉,不可轻忽。”蒙毅想起手下人汇报的言语,皱了皱眉,逐一向始皇帝禀报:“臣负责徐福的出海事宜。近日忙于琅琊郡守後续事宜,前日他来催促臣,只说良辰吉日就在今日,要臣速速将人丶钱丶船交予他。徐福既无陛下手令又无旨意,臣心中大感不惑,他缘何如此急切?”
蒙毅是嬴政亲近的侍臣,嬴政几乎可以说是看着他成长,很少见到蒙毅脸上有如此丰富的表情。嬴政被勾起了兴趣,徐福做了什麽?
大殿之中只有蒙毅的声音。
“臣有罪,在徐福接触陛下时因是中车府令举荐而未曾查清徐福的来历。臣派遣的人暗中跟随徐福,发现他的宅邸之中另藏玄机,底下有地道通往别处。臣跟了他几日,终于找到他的马脚。原来徐福暗地与六国馀孽勾结,企图复现郑国渠一事。”
赵高身为内官,并未离开,在一旁听得冷汗直流。他麻利地滑跪,在心里暗骂保举徐福给他之人,没忘记也骂蒙毅两句。揭穿徐福就揭穿,怎麽还带给他上眼药?
什麽叫“因是中车府令举荐而未曾查清徐福的来历”。
蒙毅嫌他当时没死是吗?
“郑国渠?”嬴政没在意徐福是谁举荐,只是真的被这些人的想法逗笑了。
当年韩国献上水利专家郑国到秦国修水渠意图疲秦,减缓秦国向东推进的速度,秦国建成郑国渠後,实力反而增强了。
六国中最先被灭的反倒是韩国。。。。。。
虽然最大的原因是韩国地处秦国东出的必经之地,实力也是六国中最弱的。但很难没有报复一下的心思在里面。
拿徐福来跟郑国渠相比,一个是造福关中八百里秦川的水利工程,一个是求仙问道不知真假的方士,纵然嬴政此时心中对徐福和方仙道有不少好感,也觉得这些人真是不知所谓。
嬴政见蒙毅表情欲言又止,似乎接下来的话很难开口,直接道:“还有什麽?一并说了吧。”
蒙毅艰涩道:“都是些不堪入耳,辱骂诋毁陛下和大秦的话,臣难以开口。”
“朕什麽没听过?想来也不过是些让朕心情不愉的话。”嬴政一哂,这些年他都被骂过什麽?独夫?暴君?
不过是失败者的无能狂怒罢了。
“六国馀孽伺机抓起来,不能有漏网之鱼。”嬴政向前踱步,留给蒙毅一个宽阔的背影:“至于徐福。。。。。。”
嬴政心里对徐福所描绘的三神山还有所期待,蒙毅听到此处,对始皇帝的态度也心知肚明了。
他也回道:“那臣安排人手穿插进出海的船队当中,若徐福有异动,即刻拿下。”
三千童男童女和百工的家人都在岸上,倒也不怕他们就此叛逃。
嬴政未曾定下对徐福的惩处,归根结底,只不是对他口中的不死药尚有期望。
是夜星光大亮,玄鸟再度入梦。
始皇帝在玄鸟燃烧着明红火光的尾羽中,得以窥见几年後发生的事情。
始皇帝看见了自己。
在浩瀚如烟的波涛中,他伫立在琅琊台,远眺着远处。他又老了几岁,鬓角爬上斑驳的灰白,皮肤也有了皱纹,唯有一双眼不变,依旧如同盯紧猎物般的鹰隼专注丶凶狠。
远处的海平线上出现一个小点,一艘楼船静默地出现在海面,映入始皇帝的眼帘。
也许是在梦中,他的目力极佳,那麽远的距离,他竟然也能瞧见楼船上的人。
是徐福。
与现在的徐福相比,许是因为海上风吹日晒,楼船上的徐福变得黑了。
梦中的时间很不讲道理,前一刻徐福还远在遥远的海平线上,下一刻他就已经跪在“自己”面前。
他听见徐福对“自己”声泪俱下地哭诉海上的风波险峻,说三艘楼船两艘撞上了海中潜藏的巨蛟,人船俱没于海中。
徐福将所有责任推卸给海中蛟鱼。
他暗示已经有了老态的始皇帝,只要配备强弩射手杀死阻拦船只航行的蛟鱼,他定能前往三神山,为始皇帝取得不死药。
徐福的语气极尽煽动。
嬴政了解自己,他看见始皇帝眼中对徐福的怀疑,也看到了始皇帝脸上的红疮,“自己”似乎是累了,揉了揉额角,擡起的手臂不自觉地战栗。
“自己”还是老了啊。
无论如何,徐福不会死了。尽管“自己”对徐福多年未果産生怀疑,但对长生的渴望压到了一切。
果不其然,“自己”赦免了徐福,再次给他备齐了五谷丶百工。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嬴政第一次作为旁观者跳出方士给自己画的圈去审视对方,他能看见徐福对权势的恐惧丶渴望和贪婪。也能看见自己对长生的渴求,以至于忽略徐福话中的矛盾丶前後不一。
徐福这个废物,t三艘楼船丶三千童男童女丶五谷种子丶百工和无数的金银财宝给他真是浪费了!
连不死药的边儿都没摸到。
嬴政看见梦中的“自己”下令射杀了海上蛟鱼,徐福带着新的大礼包驶向未知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