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反复三次,老人满意地大笑:“孺子可教矣!五日後平明,与我会此。”
张良虽不解,仍恭敬应允。五日後天刚亮,他赶到桥上,却发现老人早已等候。
“与长者约,为何迟来?”老人怒道,“再过五日,早来!”
这次,张良半夜就在桥上等候。老人满意地取出一编书:“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後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说罢飘然而去,再不复见。张良翻开书简,正是《太公兵法》。*
这一夜,张良在油灯下展开那卷偶然得来的《太公兵法》。竹简上的字迹在灯光下忽明忽暗,仿佛在与他对话。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读到这句时,他的手微微一顿。
博浪沙的刺杀,不正是“其下攻城”之策吗?即便成功,又能改变什麽?换一个暴君?还是让天下重陷战火?
得到兵法的张良,开始了全新的修行。他不再将自己困在复仇的执念中,而是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这个时代。
他注意到,尽管秦朝有许多善政,但严刑峻法仍让百姓苦不堪言。即便如今隐隐有改变的迹象,可沉疴依旧存在,他只需要等待。
“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他在竹简上写下这句话,随即又补充道,“然守天下不可以暴。”
他开始系统地研究秦朝制度的得失,分析各地的民情。他发现,旧六国贵族中仍有不少人心怀不满,而普通百姓虽然享受统一的便利,却也对繁重徭役怨声载道。
“时机未到。”他对自己说。
他相信自己能等到那一天。
-----------------------
作者有话说:要完结了,贴一下本文使用过的参考文献:
部分屈原的辞赋
《秦始皇帝传》马非百
《秦始皇性格特征研究》李常春
《三次刺杀行为对秦始皇地域政策的影响》孙家洲
《楚巫文化的盛行与审美特性》李响
《先秦时期楚巫乐舞的身体语料研究》侯晓萌
《楚国物质生活文化研究》王箐
《里耶秦简所见迁陵蛮夷与秦王朝蛮夷政策》王勇
《秦汉时期的女性观》崔锐
《秦汉魏晋神仙观念的历史考察》武峰
《方士与方术》刘厚祜
《秦汉时期的炼丹术》丁贻庄
《徐福东渡研究》刘莹
《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张文安
《秦宫殿建筑地盘与院落布局研究》任中
《中国古代石磨盘研究》曾慧芳
《先秦秦汉时期小麦问题研究》张振兴
《黄河流域史前至两汉小麦种植与推广研究》李成
《中国传统玩具中的造物智慧研究》毕元玲
《论秦始皇的素养丶风度与政治品格》高自双
《中国古代石磨盘研究》曾慧芳
《道德文化与秦汉妇女地位》马欣
《法家思想与秦王朝灭亡关系新论》徐卫民
《真实的秦始皇》段清波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今江苏睢宁)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後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