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生活在秦朝 > 第41章 第 41 章 一夜好眠 翌日(第2页)

第41章 第 41 章 一夜好眠 翌日(第2页)

也是在许刍的质疑中,她慢慢地想起来,曲辕犁又名江东犁。它确实是唐代农具改革的巅峰之作,但它适配的田地是南方水田,而非北方的旱地。它是江南移民改造北方犁具,适应水稻耕作的典范。

南方的水田湿润黏重,曲辕犁的曲面犁壁能有效翻覆土块,形成稻田糊泥层。北方主要的农耕区域在黄河流域,多为疏松黄土,深耕的需求大于翻土。曲辕犁曲面犁壁的翻土功能在干土中形成过大的阻力,反而降低了效率。

此外,南方水田零碎,曲辕犁短曲辕加上灵活的犁盘可以在田埂间快速转向。北方平原大田连绵,直辕犁深耕效率更高。

历史也验证了曲辕犁在北方的推广失败。

在唐朝时,朝廷曾经在洛阳推广曲辕犁,结果是“民多弃置,复用旧犁”,而这样做的原因是“土燥辕折,牛力不逮”。

元代王桢在《农书》中记载,北方尝试给曲辕犁加装双牛轭,但因力矩失衡导致“犁跌伤牛”,最终还是回归直辕犁。

综上,正如《农书》所言,犁有南北,器各有宜,强合则两伤。

在林凤至思索的间隙,许刍等人也没闲着,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曲辕犁的好处和适用场地,墨家衆人也默默商讨是否能将曲辕犁复现。

“你说的对,曲辕犁确实不如直辕犁能适应北方大片的平原旱地。”林凤至暗自警醒,自己不能想当然地直接拿出跨时代的东西,还要考虑到是否能与秦代适配,能否提高秦代的生産力。

就拿曲辕犁来说,现在拿出来能提高生産力吗?当然可以,但是现在经济丶政治丶乃至农业的重心都在北方,她拿出的曲辕犁,起码要等经济中心南移後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

之前的也就罢了,之後拿出的东西一定要慎重。

由此,林凤至在心中将念念不忘的水泥暂时搁浅。

“我没有考虑到南北的差异,曲辕犁更适合南方水田的耕作。恰如我们柯珞人族地的田地就很时候用曲辕犁。”林凤至承认错误,又说道:“那在做出曲辕犁的基础上,我们试着改良现在所用的直辕犁,让黔首能收获更多的粮食。”

相里梁久居秦国,见过黔首耕地,自己也下地过。此时见到曲辕犁的图纸,灵光一现:“把直辕犁的辕头做成微微弯曲,再加上曲辕犁的活动犁盘不就能提高直辕犁的灵活性了吗?”

林凤至摸着下巴看了看,脑海中已经勾勒出直辕犁·改良版的模样:“可以可以,直辕犁需要两头牛擡杠牵引,咱们再将辕长缩短一些,减轻重量,是不是一头牛就能进行牵引了?”

其馀人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曲辕犁的犁铧上方有圆形的犁壁,这是不适配北方旱地的,若是做成弧形如何?”

“还有这铧尖,原本直辕犁的铧尖角度大,面对硬土容易磨损,若是做成小角再加厚,那这块锻铁能用的时间就加长了,如此一来,岂不是减轻了黔首的负担?”

“还有这里,”胜宽点了点曲辕犁上的牵引点:“可以借鉴,分散牛肩上的压力。”

林凤至边听边总结:“也就是说,还是要保留直辕犁的主体结构,以轻量化辕体丶低阻力牵引和强化碎土为核心。”

她又重新在布帛上画下改良版直辕犁的图样,边画边调整:“好了。

“不论是曲辕犁还是改良版直辕犁,我都要。大秦疆域辽阔,南用曲辕犁,北用改良版直辕犁,黔首都有美好的未来。这只是初版的图样,做的时候哪里有不合理丶谬误的地方我们再改,此事就由相里工师负责,若是需要什麽人手丶材料,只管开口。”

相里梁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旋即领命:“唯。”

农具的问题告一段落,她又召来许刍等农家弟子,问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在柯珞人族地呆了那麽久,你们觉得面食好吃吗?”

许刍一愣,回味起了面条的劲道丶包子馒头的暄软,喉头滚动了一下:“自然是人间美味。”

“那为何从湘山一路走来,收割了粟丶黍之後,没人种冬麦呢?”

早在战国时期,关中地区就开始有人种植冬小麦,但尚未普及。要说大规模开始种植冬小麦,还得到西汉武帝时期。

为什麽呢?

许刍答道:“神使,我们在柯珞人族地喜欢吃小麦,是因为有石磨将其磨成面粉,进而做成其他美食。甚至後面还有水力磨盘来磨小麦。但是关中丶关中并未有那麽多的石磨。麦饭割嘴难咽,若非是贫苦人家,谁也不愿意去吃麦饭。”

“石磨不必担心。我只担心麦种够不够丶好不好,能不能扛过冬天。若是真能种上冬麦,收割粟丶黍之後,这青黄不接的日子,也有盼头了。”

在座之人尽皆动容,连护卫也有所感怀。

“好吧。”许刍咬了咬牙:“若是种植冬麦的黔首能得些许好处,我想他们会更加心甘情愿地去做。来年也能有更多的麦种可以选择,神使,你以为呢?”

林凤至颔首,她说:“我会与陛下商议。”

她感觉问题不大,在族里的时候,始皇帝哪日不整点面食?再说种植冬小麦最终富裕的是他的国库,大规模推广之後,能收上来的税收有多少,想都不敢想。

粮食的品类选择多了之後,能活下来的黔首就更多了。

利大于弊。

始皇帝会怎麽选显而易见。

-----------------------

作者有话说:*《武备志》五色烟方子

本来想直接苏曲辕犁的,越查越不是那麽回事。曲辕犁在北方的适用性比较低,後面描述的是明清时期改良的直辕犁——山东“闯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