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45章阿禾抱着女儿回家,婶子……
阿禾抱着女儿回家,婶子搓了搓脸,看了看天,嘱咐年纪不算大的孩子好好待在家中,关上门往田地里去了。
天上的大雪似鹅毛,飘飘荡荡落入人间。
婶子紧了紧身上的蓑衣,在纷飞的雪花中看见自家男人用柴耙将雪压紧压实。也不止是他在干活儿,土地上一个个黔首沉默地重复着相同的动作。
“你咋来了?”男人看见了她。
婶子连忙去捡起田埂上的农具接着干下去:“阿禾把孩子接回去了,我寻思着来看看你。”
男人说不出什麽甜蜜的话,只默默擦拭脸上的汗水,又开始干活。
“农官怎麽说的?这麽大的雪,我看这秧苗都怕给冻死了哩。”
男人珍惜地从怀里摸出一张纸:“你再看看,我应该没弄错。农官说了下雪要把雪压实,这样麦子根部就不受冻害,来年春天还可以化成水滋养。”
男人眼前再一次浮现那日被三老叫去的景象。
三老们说,根据陛下旨意,若是他们愿意在今年试种冬麦,可以免除一年的田租和口赋,若是照料得宜丰收了,还可以进爵一级。
麦种和农具,官府可以提供。
大秦皇室,在百姓当中还是有信用的。
男人应下了。
男人当时还不懂为什麽要种冬麦,後来才听说是上头的高官贵族们喜欢吃麦子做的饭食。他起初还奇怪,为什麽会有人喜欢吃麦饭。
直到在三老那里看到了麦做的面条才恍然。原来街口设立的石磨盘是为了麦子的种植而做的准备。
咸阳市亭的麦子价格居高不下。
为此,一些目光短浅的人高价将麦种卖出,而後受到了相应的惩罚。
後来,他见到了越来越多的农官,他们用最平实的语言告诉他改良过後的直辕犁怎麽用,耧车怎麽使,麦种要放到什麽样的深度才是最合适的,怕他们记不住,又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张纸。
是的,一张“纸”。
比竹简和布帛轻,更容易携带。
上面写的也不是字,而是一幅幅关于种植麦子的图画。
男人小心翼翼地保存着那张纸。
麦子开始发芽,男人见到的大官儿也越来越多。
为什麽确定是大官儿呢,那些农官毕恭毕敬,三老不置一言。他们团团将那大官围住,那大官不顾田地的泥泞,走到正在劳作的男人身边问了他好多话。
男人依旧记得那天大官儿跟他说了什麽,他一遍遍地丶不厌其烦地跟妻子说过很多次。
他听到那些农官叫那衣着锦绣的大官扶苏公子。
扶苏公子,男人咀嚼着这个名字。
然後恍然大悟,他是陛下的长子。
他听到农官们向扶苏公子汇报工作,说进展良好,扶苏公子亦说农官辛苦。
说来说去,最後总是拐到两个人身上去。
一个是陛下。
扶苏公子常说道:“陛下常忧民食,诸君勤耕即为报国也。”
扶苏公子说陛下圣德,陛下赐稼。
他所有为黔首争取的权益,都是陛下特许的。
男人听得多了,也渐渐对陛下改观。
长期的战乱导致民生凋敝,咸阳虽然是大秦的都城,但作为普通百姓,对战争也有些厌恶和恐惧。
大秦结束了战乱,天下黔首都开始期待安宁丶不用兵革的日子。
但秦法轻罪重罚,连坐丶徒刑使得不通律法的黔首们动辄触犯法律。繁重的徭役也让不少人喘不过气来。
百姓们惊觉,怎麽统一了还是没有好日子过?大秦关中地带还好,毕竟是老秦人的基本盘。六国遗民才是反抗最为激烈的群体,亡国之恨不说,大秦甚至没有一丝对黔首的安抚。
底层民衆生存环境恶化,不满的情绪开始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