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2章赐婚
打从那日裴氏兄妹离去後,多少听到了些许风声的温同文却左盼右盼也没等来媒人。
他只以为事不能成,失望得无以复加,一连好几日都郁闷地宿在了书房。
直到第五日,董大官携圣旨而来。
时任内东门勾当官的董大官是打小就跟在官家跟前的内侍,禁中一等一的红人。
温同文做梦也没想到会同这样的人物有什麽牵扯。
以至于下人来禀时,正与老太太一同品茶的他一个没坐稳摔得人仰马翻,站起身,第一反应就是怀疑家中有无子侄闯下大祸。
只是,事情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料——
“温氏第四女,族茂冠冕,庆成礼训,言容有则,出身诗礼簪缨之族,有安正之美。”
“今赐婚于定北侯府裴氏裴凛,望汝二人结松萝之契,成琴瑟之好,此後同心同德。”
温府诸人:“臣等臣妇臣女谢陛下隆恩。”
恭恭敬敬地送走了董大官,定北侯府请来的议亲人也後脚就到了温府,同行而来的还有定北侯府的二老太太程淑文。
只瞧那t媒人头戴盖头,身穿紫色褙子,神采奕奕,便知侯府对这门亲事的看重。
各式各样的吉祥话充斥满堂,屋子正中央摆着的是一长串尚未来得及收起的禁中赐下的各类赏赐,仅是名贵的织锦罗纱就能堆成满满一桌。
坐在上首的温老太太还算镇定,可落坐其下首一位的温同文脸上的笑却怎麽也掩不住。
待接“细帖子”,“缴檐红”,“回鱼箸”,“插钗子”等俗礼过完後,又约好了下定礼的日子,程淑文与媒人这才离去。
此时的天色也跟着暗了下来。
温聆筝才回到图南院,璇玑端来水给姑娘净手,就见一婆子捧了一木匣子进屋道:“这匣子是老太太身边的任嬷嬷送来的,只说是先头的一部分,请姑娘先瞧着。”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告诉任嬷嬷,待会儿我换件衣再去谢过祖母的礼。”温聆筝擦干了手,摇光顺势将匣子接过,放到了姑娘跟前。
金丝楠木制的匣子雕刻精细,里头装着满满当当的契纸,饶是站在一旁的玉衡都忍不住“呀”了一声。
温聆筝略略翻了一下,又将才从程淑文那得来的钗子取下一同放进了匣子中,“先收起来吧!”
“诶。”摇光应声抱起匣子离去。
玉衡半蹲下身,见姑娘瞧着烛光发愣,不由问道:“姑娘在想什麽?”
“在想待会儿该怎麽应对。”
“应对?”
温聆筝轻笑了一声,伸手点了点玉衡的额头,“你真当祖母只是单纯让任嬷嬷来送东西予我?”
玉衡不明,瘪了瘪嘴抱住姑娘的手臂,“姑娘与侯府定亲这是多大的喜事啊!老太太让人送东西来也不稀奇吧?”
摇光走进,摇了摇头叹道:“大姑奶奶既到了盛京,恐怕就没想着要回庐州。”
见玉衡疑惑,摇光解释道:“这亲家老太太是个拎不清的,表少爷要议亲,表姑娘明年也及笄了,姑爷又是个心软的,那庐州也就成了虎狼之地。”
“那是万万回不得的!”
看向温聆筝,摇光眼底隐有担忧,“今日侯府一来,大姑奶奶怕是急了!姑娘当时一口就应下了五姑娘的事,未免莽撞了些。”
轻拍着玉衡的手,温聆筝道:“无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寿康堂内,烛光昏黄,安静得几乎只闻碗筷间撞击的些许声响。
温老太太将将用了两口饭,就见传话的婆子走进屋来,“老太太,大姑奶奶来了。”
温静好的来意温老太太自是清楚,她不慌不忙地从任嬷嬷手上接过帕子,擦了擦嘴,问道:“方才你去图南院,四姐儿可有说何时来?”
“四姑娘说换件衣服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