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14章亲上加亲
冬雪难得停歇,乌桕枝头上只染了薄薄一层雪,依稀能瞧出本来的模样。
再有两日,就是腊月初八了。
昨儿才在裴凝几人陪伴下过了生辰,温聆筝早早起了身。
她睡眼惺忪地坐在梳妆台前,摇光正替她梳着头。
玉衡打帘从外头进来,精致的小食摆满了桌。
“姑娘,老太太那边方才叫了人来说。”
“大姑奶奶午时左右到,请姑娘莫要迟了。”
温聆筝应了声,有些疑惑:“先前姑母来信,只说年後要携子女进京探亲,怎的提前了?”
玉衡茫然,温聆筝摇了摇头没再深究。
她似有深思,看向摇光,从妆匣里翻出一支簪花。
“待会儿玉衡和我去寿康堂,你且替我去趟城西的刘氏罗锦铺,务必亲手交给刘裁缝。”
摇光点头应下。
用过早食,温聆筝领着玉衡向寿康堂而去。
“四姐姐也来了?”
穿堂内,温聆箫与温聆筝迎面遇上。
她穿了件颜色明丽的对襟襦裙,腰间系着细带,衬得细腰盈盈一握。
“好巧,五妹妹。”
敛去眉目间的那丝厌恶,温聆筝笑笑,任由温聆箫挽上了她。
“四姐姐可有听说,今日大姐姐也会回来呢!”,温聆箫娇俏的声音闯入温聆筝的耳。
言语间虽不乏有对长姐的亲昵与敬仰,可让人听着却觉她意有所指。
温聆筝的目光冷了几分:“姑母难得归家,大姐姐回来一趟也属情理之中。”
宣仁四年初,平江侯府的谢老太太久病不愈,为给谢老太太冲喜,钱大娘子到处为家中庶子物色t亲事。
平江侯府谢家关系复杂。
已故的老平江侯原是前朝旧臣,因审时度势投诚太祖,这才有了从龙之功,得以封侯。
现任平江侯谢士祯的大娘子钱氏出身前朝旧族。
太祖登基後,新旧贵族联姻盛行。
彼时尚是平江侯世子的谢士祯在其父的安排下与郑家结亲,纳了吏部尚书郑桀的庶出次女为妾。
郑氏骄纵,钱大娘子与她一向不睦。
那庶子为郑氏所出,虽是个顽劣之辈,却颇得平江侯的喜爱。
钱大娘子再如何不喜,却也无可奈何,家中常因这事闹得鸡犬不宁。
平交之家,哪个愿意将好好的女儿嫁过去?钱大娘子说破了嘴也没用。
明珠郡主的生辰宴上,永庆大长公主的一句话让她注意到了温家姐妹,只一眼,她就看上了端庄娴雅的温聆笙。
“听说大姐姐的福哥儿被钱大娘子抱去养了,她都哭了好几场了!”
温聆箫的话打断了温聆筝的思绪。
钱大娘子有亲生的一子两女。
长子谢义庭娶了官家同胞长姐,长乐长公主,可长公主却在诞育长女时伤了身子,无法再生育。
谢义庭敬爱发妻,不愿纳妾,钱大娘子伤透了脑筋。
温聆笙于宣仁六年嫁入平江侯府,福哥儿是她头生的儿子,才满百日。
突然沉默,温聆筝觉得心口发涩。
她虽未当过母亲,可却也养过孩子。
她还记得那个时候,她与裴凛聚少离多,她因膝下无子受人诟病,偷偷躲在立心院里落泪。
那个才七岁的小娃娃为她跑去跟人打架,脸上手上都挂了伤,可还是笑着宽慰她。
“二婶婶,您别听他们胡说,二叔不会的。”
“将来有了弟弟妹妹,敬儿照顾他们,就算没有您也别怕,以後敬儿孝顺您。”
那个抚平了她初入侯府时的不安与惶恐,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无尽色彩的孩子,却在寒冬腊月溺毙在了不过及腰深的池子里。
——直到手脚都泡得胀起才被人发现。
那年,他才八岁,而这一切只因她的疏忽。
深吸了一口气,温聆筝将满腹心绪尽数压下。
她瞥了一眼温聆箫:“五妹妹,这话以後还是莫要提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