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随风而逝电影简介 > 暗流(第1页)

暗流(第1页)

暗流

“顾家炉”开张已有半月。

清脆的打铁声成了屯西头固定的声响。顾铁山赤着上身,古铜色的皮肤在炉火映照下泛着油光,肌肉随着锤起锤落而虬张。他话不多,手艺却极好,无论是修补农具,还是打造些简单的柴刀丶铁锅,都坚固耐用,价格也公道,渐渐有了些口碑。

沈兰君则以温婉勤快的形象示人。她收拾出了一小片菜地,养了几只鸡,常抱着孩子与左邻右舍的妇人闲聊,学着纳鞋底丶做东北的酸菜。她言语不多,但总是带着温和的笑意,偶尔几句关切之语,总能说到人心坎上,很快便融入了屯子的妇女圈子。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日常之下,两双眼睛始终保持着最高度的警觉。

这天下午,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长衫丶须发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踱到了“顾家炉”门口。他看着顾铁山锻打一块烧红的铁条,目光沉静。

顾铁山停下锤,用搭在脖子上的汗巾擦了把脸,看向老者。

“老先生有事?”

老者微微一笑,声音温和:“老朽姓陈,在屯里教几个蒙童识字。听闻顾师傅手艺精湛,特来瞧瞧。”他目光扫过砧台上几件打好待取的农具,赞道,“火候丶力道,恰到好处。顾师傅这身本事,不像是寻常乡野铁匠能有的。”

这话看似随意,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

顾铁山面色不变,将铁钳夹着的铁条重新塞进炉火里,淡淡道:“混口饭吃,熟能生巧而已。”

陈老先生也不深究,转而看向坐在院中槐树下缝补衣物的沈兰君,以及她怀里咿呀学语的孩子,感叹道:“乱世飘萍,能在此地安家,抚养幼子,也是缘法。尊夫人娴静淑雅,顾师傅好福气。”

沈兰君擡起头,对陈老先生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丶带着些许羞赧的笑容,微微颔首,便又低下头去,仿佛一个不善与陌生男子交谈的普通妇人。

陈老先生又闲谈了几句屯里的风土人情,便拄着拐杖慢悠悠地离开了。

他走後,顾铁山继续打铁,锤声依旧沉稳。沈兰君手中的针线也未停,但两人心中都清楚,这位陈老先生,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教书先生。他那双看似浑浊的老眼里,藏着洞悉世事的清明。

又一日,一个半大小子像阵风似的冲进院子,差点撞上刚打好的一摞锄头。他约莫十五六岁,皮肤黝黑,身子精壮,一双眼睛亮得灼人。

“顾丶顾大叔!俺叫赵小栓!”小子挠着头,有些不好意思,眼神却死死盯着顾铁山胳膊上隆起的肌肉和那柄沉重的大锤,满是崇拜,“您打铁可真带劲!比屯里以前那个王铁匠强多了!俺……俺能跟您学打铁不?”

顾铁山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将一把刚淬完火丶还有些烫手的柴刀递给他:“拿着,去江边试试刀,砍块木头回来。”

赵小栓一愣,随即兴奋地接过柴刀,嗷一嗓子就冲出了院子。

沈兰君在一旁看着,嘴角微不可查地弯了一下。这个赵小栓,心思单纯,是个好苗子,若能引上正路,或可一用。

除了这些主动上门的,还有一些身影,在暗中窥探。

沈兰君去屯里唯一的那口井边打水时,总能感觉到几道若有若无的视线。有时是蹲在墙角晒太阳丶眼神却四处乱瞟的闲汉;有时是坐在“福瑞杂货铺”门口丶穿着体面绸衫丶端着水烟袋的掌柜郝仁德。

那“福瑞杂货铺”是屯里最“气派”的铺子,卖些油盐酱醋丶洋火洋油,也收山货皮子。掌柜郝仁德见人总是三分笑,但沈兰君敏锐地注意到,他拨算盘的手指格外白皙灵活,不像常干农活的手,而且铺子後院,偶尔会有陌生的丶穿着胶底鞋的脚印。

她去杂货铺买盐时,郝仁德笑得热情:“顾家娘子来了,要点什麽?哎,这兵荒马乱的,你们从南边过来,一路上可遭了不少罪吧?”

沈兰君垂下眼帘,轻轻拍着怀里的孩子,语气带着後怕和庆幸:“是啊,差点就……幸好碰上当家的,这才捡回条命。现在只求在屯长和各位乡亲帮衬下,安安稳稳过日子。”

她表现得完全是一个依赖丈夫丶祈求安稳的普通妇人,滴水不漏。

晚上,油灯如豆。

孩子睡了,秀娘和栓子也歇下了。顾铁山在擦拭他那柄从不离身的大刀,沈兰君则在灯下将白天观察到的一切,低声汇总。

“陈老先生,似有所指,身份存疑,需进一步观察。”

“赵小栓,心性质朴,可塑性高。”

“福瑞杂货铺,郝仁德,极大嫌疑。铺内常有陌生面孔出入,後院或有猫腻。”

“屯子东头,近日来了两个收皮货的关内客商,行踪有些鬼祟。”

“屯长赵守人,与郝仁德往来密切。”

顾铁山安静地听着,用一块沾了油的麂皮,细细擦拭着冰冷的刀锋。直到沈兰君说完,他才开口,声音低沉:“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屯子,是个漩涡。”

沈兰君点头,吹熄了油灯。黑暗中,她的目光清亮如星。

“既然来了,就把这水搅得更浑些。只有浑水,才能摸到我们想要的鱼。”

平静的临江屯,暗流已然涌动。而“顾家炉”,这颗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悄然扩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